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十三章 訓練騎軍 (第1/3頁)

木林森444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戰國的中前期,趙國的實力其實並不強,在七雄當中屬於較弱的一類,在魏齊兩個大國之間左右逢源才能自保,一度還要臣服於魏國。而趙國的強盛是從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的改革之後才開始的。

其實在戰國初期,騎兵就己經在戰場上出現,在列國中都建立了少量的騎軍部隊,主要用於巡邏、偵察、傳遞訊息、小股偷襲等輔助性的工作,但騎兵在數量、質量、戰術使用上都很原始,還起不了左右戰爭勝負的主要作用。

而在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的改革之後,騎兵才開始正式發展成為一個獨立兵種,而在列國之間也開始大量的裝配騎軍,由其是以秦趙兩國,組建的騎兵都己達數萬之多。因為這兩個國家都和北方的遊牧民族地區連壤,不僅可以從遊牧民族那裡學到騎射技術,而且還能佔有大量養馬的地區。

胡服騎射的作用,並不僅僅是為趙國建立起一支強大的軍隊,同時還使趙國的彊域向北方大大擴張,不僅吞併了中山國,而且還將林胡、樓煩、東胡等遊牧民族的地區都納入趙國以內,不僅使趙國擴地數千裡,増加人口百萬,而且還佔據了大量優質的馬場,另外遊牧民族大多都悍勇好戰,加入趙國之後,也給趙囯帶來了一股尚武悍勇之氣,因此也大大提高了趙軍的戰鬥力,這樣才使趙國在短短十幾年間,從一個弱國一躍而成為七雄次強的席位。而其他各國也紛紛紛仿校趙國,組成了本國的騎軍部隊。

不過齊楚魏韓等國缺少優良的養馬地區,不具備大規模組建騎軍的條件,燕國到是靠近北地,但國力太弱,難以從遊牧民族那佔到養馬地區,因此騎軍只是在秦趙兩國獲得了較大發展,其地各國雖然也多建立了一些騎軍,作仍然乏善可陳。

另外在這個時候,騎軍還在發展的初級階段,一方面是因為馬俱並不完善,限制了騎軍的發展壯大,另一方面也是騎軍的戰術、理論、經驗也都不足,也使騎軍的戰鬥力還無法完全發揮出來,因此儘管騎軍己經顯示出了巨大的潛力,但仍然還無法完全取代戰車的作用,各國中仍然裝配了大量的戰車。列國之間的戰鬥,仍然是以戰車或步兵為主,後來那種大規模騎軍互相沖殺的戰鬥,還沒有出現過。

而且這時騎軍的數量雖然大大増加,但和各國的總兵力相比,所佔的比例也並不高。李牧在鎮守北邊,抵當匈奴進攻的時候,部下整編的軍隊是:戰車一千三百輛,騎軍一萬三千騎,驍勇步兵五萬人,弓弩兵十萬,可見既使是最擅長使用騎軍的趙國,騎軍的比例也並不很高,和戰車的比例是一比十左右,一輛戰車,配十名騎兵。

現在趙軍駐守番吾,共有十五萬大軍,其中有戰車一千五百輛,騎軍一萬五千騎。不過全軍的戰馬數量達到了七萬餘匹,因為除了戰車和騎軍所用之外,還有相當一部份戰馬配給步兵使用,先騎馬到戰場,然後下馬作戰。這也是這個時代的常例。

自從得到了李牧的授權之後,高原也立刻開始了工作,首先是挑選士兵和戰馬,要從從一萬五千騎軍中挑出一千人來,又有李瑛鴻幫忙,到並不困難,但選馬就有點麻煩,因為在這個時候中國戰馬的體形都不大,平均背高在一米三左右,其實比一匹驢子大不了多少。和高原過去乘騎過的那科高頭大馬根本不能比。

雖然高原沒有訓練過騎軍,但他也知道,在騎軍作戰時,戰馬的力量、衝擊力要比人更為重要,由其是在正面作戰的時候,大型戰馬要比小型戰馬佔優勢得多,因此高原也只能為這支新騎軍儘量選擇一些體形相對較大的戰馬。

三天之後,第一批二百套新式馬俱送來,而人和馬也都挑選全了,在這個時候,騎軍的編制和步兵差不多,按五十編制,就是以五人為一伍,十人為一什,五十人為伯,百人為閭,五百人為尉,進行組合,一千騎軍共分為兩個尉,兩名兵尉分別是杜義和紀華,這兩人都是來自中軍營,和高原的關係很好。

有了新式馬俱之後,高原的騎術也迅速的提高,到是和其他計程車兵差距不大了,而且他更熟悉新式馬俱的特性,因此教導士兵到也足夠了。因此馬俱到了之後,高原也開始對士兵進行訓練,首先當然就是適合新式馬俱。其實這一批士兵本身的基礎都不錯,騎慣了單低橋無蹬的馬鞍,轉到雙高橋馬蹬馬鞍,只要適應幾次,就基本就能夠在馬背上掌握好身體平衡,當然所有計程車兵們也都認為騎這種新式馬俱,確實要比過去穩定多了。

隨後才開始練習一些馬背上的技巧,如單掛、換馬、蹬底藏身、海底撈月之類,其實有一些動作高原也只是見別人做過,但自己還沒有練過,因此在毎天晚上,

《戰國征途》 第十三章 訓練騎軍(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