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1/4頁)
漂亮格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序
文心如茶
多年來,我每天都要經過兩個地方,一家幼兒園,一所重點小學。我鼻樑上架著近視眼鏡,視力卻還算不錯,經常能在接送孩子的大人裡發現一些特殊人物,那就是已退位的老領導,或剛從實職位置挪到虛職崗位的二線領導。表面看去,這些前領導與常人已沒什麼兩樣,可你睜眼細瞧,就會發現他們面色頹喪,神情木然,若有所失的樣子,不像吾等草民老是左顧右盼,彷彿樹上有鈔票會往下掉似的。我還有一個習慣,在電腦前坐累了,喜歡隨處亂轉,偶爾也會與這些前領導遭遇。過去他們工作繁忙,出車入輦的,自然不肯將自己混同於普通老百姓,隨便在街首巷尾拋頭露面。偏偏我做了十多年秘書和主任,為領導服務慣了,一見領導,也顧不得是前領導還是現領導,忍不住要低頭哈腰,步點蓮花,趨附而前,看領導有沒有用得著咱的地方,或有什麼指示精神要堅決貫徹到單位和基層,落實到企業和個人。豈料人家神色灰暗,目光散淡,見山不是山,我只得知趣而退。想當初他們高居臺上時,何等的氣宇軒昂,神采飛揚!誰知眨眼之間,已是明日黃花,風光不再。我不免心生感慨,不時冒出寫寫這些前領導的想法。有想法也就有寫法,不知不覺便寫成這個二十餘萬字的小說。
小說的故事並不複雜,享受副師級待遇的市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馮國富正當盛年,本來是要再往上走的,卻突然被安排去政協做了副主席,成為名符其實的二線領導。位置的挪動,失去的不僅僅是炙手可熱的權力,還有看得見和看不見的種種待遇。馮國富心裡失衡了,老是適應不過來。原來從權力的寶座上下來後,他怎麼也沒法真正回落到地上,而是一直在空中懸浮著。這有點像美國登月宇航員,登上月球,在上面行走的時候,心醉神迷,靈魂出竅,彷彿到了天國,不知今夕何夕。待到返回地球,已不可能從那種奇妙的感覺裡走出來了,就像被鴉片塗改過的生命,一輩子飽受折磨,根本沒法再做純粹的地球人。也許人就是這樣,到過高處,想再降落低處,總是不那麼容易。好在馮國富比美國登月宇航員幸運,最後還是逐漸覺醒過來,重新迴歸到地上。
與我過去的作品稍有不同,這個小說不再以謀權和用權為主要敘述物件,而重在敘寫權力旁落後的人生況味。正在上演的戲劇,自然備受關注,一旦曲終人散,又有誰還會想起那不聲不響走向後臺的演員呢?只怪我這人好奇心強,看多了臺上的表演還不夠,忍不住要跑到後臺,去看正在卸裝或已卸裝的演員。臺上的戲總是精彩的,只是戲終歸是戲,演技再精,做工再巧,也是演出來,做出來的,不是真實本身。而後臺卻不同,已沒有觀眾,沒有追光燈追著,再怎麼演,怎麼做,也贏不來掌聲和鮮花,一切已歸於平淡。平淡才是真,真實的東西可信,讓人難以釋懷。
我也弄不太明白,為什麼會對後臺發生興趣。也許跟我的年齡有些關係吧。我是1960年生人,今年整整四十六歲。有人說四十六還是青年,要翻過這個坎才算中年,我對此說法一直持有懷疑態度。俗話說,人過三十是半世。聖人也有言,四十而不惑。一石米已吃完一頭,人都不惑了,還屬於青年,實在說不過去。我因此不太敢搞笑,還將自己看做是所謂的青年,覺得已走過人生的正午,到了斜陽西向的午後。人生有不同的階段,少兒是早晨的牛奶,鮮嫩;青年是上午的咖啡,浪漫;壯年是正午的酒,濃烈;中年是午後的茶,醇和。我一輩子沒有什麼嗜好,與菸酒無緣,牛奶咖啡可有可無,卻特別喜歡喝茶,尤其是四十歲之後。可巧我最重要的小說,都是人到中年,喝著我喜歡的茶寫出來的。茶為草中英,喝茶能喝出佳味,喝出妙趣和品位,還能喝出禪意,叫茶禪。可謂空山人不見,想見品泉心。所以世上有戒菸戒酒的,甚至有戒色的,卻從沒聽說有戒茶的。茶可當牛奶,當咖啡,當菸酒,甚至當色,牛奶咖啡和菸酒色,卻不可當茶。原來茶是可以託付終身的。茶自有茶性,茶性溫馨綿遠,苦澀不失芬芳,高潔不失平和,可釅可淡,可溫可熱。因此茶性最與文心相近,茶品最與文品相合。我這裡說的當然是真文心真文品,跟以文為敲門磚,沽名釣譽,走捷徑者無涉。有人發表幾篇文章,印一兩個本子,便又長職稱,又長級別,又長待遇,我卻是扔下既得利益和看得見的仕途,退居書齋,寫我的小說的。文學早已邊緣化,甚至成為人們嘲諷的物件,我肖某人竟然不識時務,幹起文學的勾當來,實在是神經搭錯了地方。我也知道文學不會給我帶來什麼好處,可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文學讓我坦然自在,就如我鍾愛著的茶一樣。視文
《待遇》 第1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