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1/4頁)
悟來悟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鄭國,他伸長脖子望著南面說:“但願能赦免我!’但是楚國並不考慮。現在伍舉在晉國,晉國人準備封給他縣邑。使他的爵祿可以和叔向相比。如果他來策劃危害楚國,難道不會成為禍患嗎?”子木感到害怕,對楚王說了,楚王增加了伍舉的爵祿並讓他回到楚國。聲子讓椒 去迎接伍舉。
【讀解】
自己的人才沒有為自己效勞,卻被敵手利用來挖自己的牆角,危害自己,的確發人深省。這一篇專論“我材他用”的文字,顯,得十分獨特,提出的問題值得我們好好思索。
人才出逃的根本原因,在統治集團內部的勾心鬥角,爾虞我詐。作為一國之君,不能正確運用賞罰手段,不講公平的原則,自然會造成自己內部的分化。這一重大責任要由自己來承擔,可以叫做自己種下的苦果自己嘗,怪不到別人。
當然,實№當中也可能出現敵手尋機主動來挖人才的情形,或者用利誘的手段,或者用離間的陰謀,比如現代間諜戰中常見的雙重乃至多重間諜。
不管是哪種情形,我們都可以看出人才在競爭中的重要價值和決定性作用。德國人奧本海姆出逃美國,使美國人造出了原子彈,從而掌握了在二戰中取得決定性勝利的一張王牌。類似的事例還可以舉出很多。無論是在戰場上,還是在商場和科技競爭之中,一個優秀人才往往可以使局面發生根本性的改變,使掌握和使用人才的一方佔 制高點,掌握主動權和控制權。因此,競爭,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人才的競爭。也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無論在古代,還是在現代,得人才者,得天下。
話說回來,自己的人才在嚴繪無情的競爭中被敵人利用,所造成的後果是十分可怕的。自己人最瞭解自己家的事,自己的長處、短處,自己的家底,自己的致命之處,全被瞭若指掌。這樣,就應了“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個古老的致勝原則。
敵手自己做不到的事,由自己人幫助他們做到了;敵人無法掌握的情況,輕而易舉地被掌握了。處於這樣的境地,哪有不敗的道理?人們常說,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自己人被他人、敵手利用,不也是一種從內部攻破堡壘的方式嗎?
不懂得珍惜人才和使用人才的統治者,可以說是世界上最愚蠢的統治者。如果不僅不懂得珍惜和使用人才,反而設定各種 礙和網羅加害於人才,這樣的統治者便到了不可救藥的地步,是自己在為自己挖掘墳墓。歷史上的這類悲劇不少,而在實№中人們又一再犯這樣的錯誤,的確讓人難以理解其中的原因。是嫉賢妒能的心理在作祟?是懼怕能人對自己構成威脅?是看不出人的才能所在?是奉行“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信條?是誤信了奸佞小人的讒言?還是根本就不把國家、百姓的興旺發達放在心上,只圖個人的安樂淫逸?
愚蠢倒也罷了。國君愚蠢,而握有實權的臣子們不愚蠢,也可以混下去。並非愚蠢,而是誤中他人圈套,還可以諒解和補救。既不愚蠢,也不是上當受騙,而是玩弄權術,專橫暴虐,有意陷害,這就是違背天意的自己作孽,活該遭受厄運。
能夠充分利用敵手的人才,來打擊敵手的要害部位,瓦解敵手計程車氣和陣營,以子之矛,陷子之盾,可以算是天賜的福份,也是聰明智慧的表現。這當中有機遇問題,也有敵手的愚蠢、過失。
殘暴而白白送上門來的時候,但是,最主要的是自己行得正,走得端,具有寬闊的胸襟,高尚的情操和德行,站在道義和真理一邊,人才才可能前來歸附。如果與對手同樣愚蠢、專橫、暴虐,誰會來歸附?得道多助,自身的優勢所形成的強大吸引力,應當是人才前來歸附的根本條件。
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凰總把高枝佔。誰都不會效命於無德無才、貪婪自私的主子。除了吸引力之外,還要懂得珍惜和使用人才。優厚的禮遇必不可少,只講道義不講實惠肯定也是不行的。委以重任的信任,更能使被使用者心裡踏實。既然要用,就放心大膽地用;如果心存疑慮,不如不用。古人說,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這話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用人成功了,事情也就成功了一半。
人才難得,優秀的人才更難得。自己的人才不要輕易放走,對手送上門來的人才一定要牢牢抓住。成功的統治者總是這樣做的。
季札觀樂(襄公二十九年)——聽樂觀舞論德政
【原文】吳公子札來聘①。……請觀於周樂②。使工為之歌《周南》、《召南》③,曰:“美哉!始基之矣(4),猶未也,然則勤而不怨矣(5)。”邶為之歌《邶》、《庸》、《
《春秋左傳》 第12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