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一百七十一章 先奪潮州 (第1/2頁)

樣樣稀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三、五千滿蒙八旗或許很強,但卻不是決定勝敗的關鍵力量,這一點,清廷的老皇曆是翻錯了。

但在即將要相對強敵的時候,朱永興還是非常謹慎,也正是這個原因,他對鄭軍攻取潮州並不十分願意。

梅州、潮州,這是東面戰線的兩個要點,互為犄角,既是攻擊閩省的出擊點,又是防禦進攻的基石地。讓給鄭家,經濟上的損失姑且不論,打起仗來,鄭家若是不出力,再來一出棄城“轉進”的戲碼,梅州的側翼便將受到威脅,廣州南面的屏障也會出現缺口。

從鄭家的一貫表現來看,這種可能性不僅有,而且很大。聯手是聯手,那就有你沒你都差不多的情況下的選擇,可這麼重大的責任,卻要不靠譜的盟友承擔,顯然不是最好的選擇。

朱永興估摸著鄭經優柔寡斷的性格,大概會在攻取潮州前反覆觀察思量,會盡量爭取一個潮州鎮守的官職名度。所以,他有意拖延了召見陳永華、馮錫範的時間,在這幾天內,南海艦隊、長江水師,以及海軍陸戰隊已經集結完畢,今天便揚帆啟航,直撲潮州。

汝陽王馬寶的大軍的目標是梅州,光以水師加陸戰隊攻取潮州,並不是十分的把握。但陸上還有一支軍隊,便是原來在海陸豐一帶幫助蘇利抵擋清軍的兩團人馬,再加上蘇利死後,收編的蘇利的一萬多舊部,也有兩萬多人。

這樣一算的話,無論是在梅州,還是在潮州,明軍的數量優勢還是得以保持,火器裝備上也要超過清軍。當時的清軍,雖然火器配備以三藩所部居多,但象明軍這樣瘋狂配備的還是沒有。作戰時,還是以冷兵器為主。鳥槍雖被稱為利器,不給綠營裝備,但到底是火繩槍,在效能上也有吹噓之嫌。根本比不上燧發火槍的射速和威力。

朱永興和總參謀部並沒有奢望一下子便把尚可喜和耿精忠都幹掉,主要原因還是出在彈藥補給上。東征戰役打到現在,海、陸兩軍都需要調整休息一下,以便囤積下一場大戰所需的彈藥。好在朱永興已經派人去澳門聯絡妥當,澳門炮廠將為明軍生產海軍所用的彈藥,並且開始按照明軍所提供的火槍樣品進行製造。

這樣一來,兵工廠的壓力便能得到很大的緩解。朱永興計算過,一個月,只要一個月的時間,明軍的彈藥囤積便能達到初步的要求。而槍枝的裝備。將在一個月內再增加萬枝左右。這包括了兵工廠的生產,英法兩國的進口,澳門炮廠的生產。

這還是估算的數量,只要財政跟得上,這個數量還會進一步增長。而隨著吳三桂、孫延齡兩家從內陸走私的規模擴大。以及光復了廣東、廣西的大片地盤的賦稅增加,政府財政情況的持續好轉是可以預見的。

用錢砸出一支全火器部隊,少玩什麼韜略兵法,實力碾壓才是最穩妥的取勝之道。這是朱永興的根本想法,也正在把這種想法不斷地灌輸給他的屬下,並把想法不斷地變成現實。

正是這以上的各種原因,朱永興希望明軍能把梅州和潮州都掌握在手中。利用的便是鄭經的優柔寡斷,鄭家的猶豫遲疑。又譏諷,又揶揄,又誘惑,又爆料,手段不少。也確實讓陳永華和馮錫範不好定奪。不好定奪的話,便只能派人去請示,時間上可能便來不及了。

想要的不少,卻又不想出太大的力;顧忌很多,更沒有全力作戰的勇氣。特別是朱永興坐鎮廣州。行將打破鄭家“東南之事我為主”的局面,由此引起的惶惑不安,將會更有利於明軍在鄭家之前展開行動。

看著陳永華、馮錫範告退而出的背影,朱永興露出了冷笑。此番召見看來好象達到了目的,最後的結果呢,還要看鄭家接下來的行動。

如果說之前朱永興還有些理解鄭家非要在無能的永曆領導下保持相對獨立性的話,隨著西南明軍實力的不斷增長,以及東征的順利進行,他越來越對鄭家的私心自用、割據自雄感到厭惡。

明朝的失敗,特別是弘光開始,很大程度上便是各個軍頭跋扈自雄、自行其事造成的。在這王朝末日,或為野心所左右,或為自家富貴考慮,自相攻伐、暴虐害民、投降賣身等等齷齪之事不絕於史,是被清軍打敗倒不如說是自取滅亡更加準確。

就象鄭氏集團,一邊和清軍忽談忽戰,一邊還對朝廷耍著小心眼,沒有一個堅定的立場和不變的原則。作為牽制清軍的盟友可以,要把其當作能夠並肩作戰的友軍,則風險太大。

“殿下。”易成從屏風後轉了出來,說道:“不知道我軍能否在鄭軍之前搶佔潮州?這鄭家已經開始忌憚殿下,否則不會先索名義,再出兵作戰。”

“虎

《逆流伐清》 第一百七十一章 先奪潮州(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