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 (第1/4頁)
竹水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北京的氣候,一般在每年的7月7日到8日,才開始進入雨季,才開始下第一場大雨。
1937年7月6日,好像為了令中國人紀念這一天似的,清晨就下過了每年的第一場大 雨。雨中,駐豐臺的日軍清水節郎大尉率領著他的中隊在炮兵的配合下,透過宛平縣城, 然後拐到鐵路北面的大瓦窯,開始以盧溝橋為假想敵的攻擊演習。
金振中營長為了偵察敵情,在午飯後,換了便服,扛著鐵鍬向大瓦窯附近日軍的演 習地走去。他剛過盧溝橋火車站,就遠遠地看到日軍隊伍,這些日軍不顧雨淋和道路泥 濘,以盧溝橋為目標,進行攻擊式演習。後面炮兵如臨大敵,緊張地構築工事,再後面 隆隆不絕的戰車也開了上來。金營長憑一個軍人的直覺,感到不同尋常,見機溜了回來。 回到營部,馬上召開軍事會議。
金營長攤開軍事地圖,一個連���地詢問戰鬥準備工作。問到盧溝鐵路橋守衛排 排長的時候,金營長特別叮囑鐵路橋與石橋同等重要,而鐵路橋沒有拱衛城,只是橋頭 一片空地,兵力無法調動,只能死守。
前面已經介紹,當年修建盧溝橋和宛平城目的是拱衛京城,宛平城在橋東,京城一 側。而現在態勢已和以往不同。日軍已經佔據豐臺,兵出其後,扼守盧溝橋已不是保衛 京城而是守住北平與中原通道。兵力部署方向也要和當初相反。永定河東岸(北平一側) 兵力部署的突出部位就是宛平城。宛平城內駐守著九連和重機槍連、輕迫擊炮連,城北 鐵路橋東頭是十一連,城南一帶沿河駐守十二連。重迫擊炮和預備隊均在河西。假如當 年建橋和建城的先民忽然活過來,他們怎麼也不會理解這些槍口對著京城的隊伍,是在 保衛北京(北平)!建設平漢鐵路的先輩,在建設盧溝鐵路橋之時,恐怕也沒有想到, 此處將是中日交戰的焦點。而更難設想敵兵出擊方向是在北平一側,有了鐵路橋更增加 了中國軍隊扼守的難度。
7月7日,昨天雖然下了大雨,酷熱並未緩解,太陽一出,人如在蒸籠之中。
在北平的外交使團的先生們,難耐北平的酷熱,都到北戴河海濱避暑去了。各國的 大使館、領事館中早找不到這些衣冠楚楚的先生,剩下的只是幾個無關緊要的人,不過 是在館裡守攤兒。但是,日本人的使館例外。
7月7日,上午,駐守豐臺日軍河邊正三旅團第一聯隊第三大隊第八中隊,由中隊長 清水節郎率領,又到回龍廟和大瓦窯附近演習。回龍廟在宛平城西北,大瓦窯在宛平城 東北,宛平城、回龍廟、大瓦窯各距約1500米,成三角形。
7月7日,上午,三十七師一一○旅旅長何基灃於昨天得三營金振中營長報告(此時 團長吉星文在廬山參加軍官訓練團學習,10日回到宛平),已命令吉星文二一九團(金 振中營屬二一九團)密切注意監視日軍行動,並命令全體官兵“如遇日軍挑釁,一定堅 決回擊!”對今天,日軍演習動向,感到形勢緊迫,電告正在保定的馮治安師長,並催 促他馬上返回北平。
7月7日,秦德純市長準備歡送蔣夢麟、梅貽琦、胡適等教育界、新聞界社會名流20 餘人去廬山參加蔣介石召開的座談會。此時,在中南海的乾隆爺的書房裡正在準備盛大 筵宴。
7月7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學校的校園裡冷冷清清,學生們在為爭取全民族抗 日而罷課。
7月7日,宛平縣的工作人員從清晨就忙著國大代表選舉。7日這天乃正式投票日期, 監票人員已分赴各區鄉。根據河北省府的規定,投票箱要原封不動地送至省府保定,而 且要求一律當天送到|Qī|shu|ωang|。下午4時,各區鄉鎮票箱收齊,為了當天送到保定,同鐵路局商量, 請讓下午5時30分南下火車在盧溝橋火車站停一下,鐵路局同意,臨時停車1分鐘,隨即 將十幾個票箱全部送上車,並派兩人護送。
此時誰也不會想到5個小時以後,在宛平城下,中日兩國兩個民族的命運決戰轟然爆 發。
7月7日,北平城內,唯一著了慌的人是石友三。石友三聽術士之言,委曲求全在宋 哲元帳下做冀北保安司令已經一年有餘。他日日佔卜,天天打卦,均無結果。這時他的 副官滿頭熱汗疾步走了進來,石知有事,抬起頭等著他說話,副官湊近一步,身子向前 略躬,說:北平城裡到處在謠傳,“七夕之夜,在華北必發生柳條溝一樣的事件。”七 夕之夜,就是今天,柳條溝事件是指在奉天(瀋陽)柳條溝發生“九·一八事變”。石 友三一愣,副官又補充說
《血祭盧溝橋》 第20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