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部分 (第1/4頁)
連過十一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朱能也想求情,跪下去,他願降三級為馮僉事求豁免。�
朱棣說:“不是我不通情義。正因為一雙鞋事小,我才要小題大作,我平時不是在軍前多次講過嗎?不能因為惡小而為之,我要讓天下人知道,朱棣的燕軍軍紀天下第一,不擾民,不害國,有功之臣因奪百姓一雙鞋而處死,這樣一來,誰還敢違軍紀胡作非為?百姓會不擁戴我們嗎?”�
說到動情處,朱棣眼裡充溢著淚水,他說:“馮舉你別怨我,你的死,同樣是一功,你使天下人看重我們的軍隊,這不是功嗎?”�
馮舉叩頭不已。�
《永樂大帝》第五十章(19)
朱棣吩咐朱能說:“明天在南校場集合步騎各部,當幾萬將士的面殺馮舉,允許百姓觀看,要殺得轟轟烈烈。”�
說罷他低著頭要上轎。�
李景隆率建文朝遺臣擁了過來。他們方才分明看到了朱棣因一雙鞋要處死功臣的一幕,既感動又震撼、驚駭。�
這批大臣有四五十人之多,呼啦啦跪了一地。李景隆代他們說:“臣等棄暗投明,擁戴燕王。”�
朱棣面帶笑容地說:“各位請起,本來是一家人啊。各位之中,我有很多並不認識,或只知名字,不識其人,曹國公為我引見引見。”�
李景隆便側過身來一一介紹,從兵部尚書茹瑺介紹過去,工部尚書鄭賜,戶部尚書王純,吏部右侍郎蹇義,還有戶部右侍郎夏原吉,兵部侍郎劉雋,右侍郎古樸,劉季篪,監察御史尹昌隆,大理寺少卿薛巖,翰林學士董倫,侍講王景,修撰胡清、李貫,偏修吳溥、楊榮、楊溥,侍書黃淮、芮喜,侍讀解縉,給事中金幼孜、胡濙,吏都郎中方賓,禮部員外郎宋禮,國子助教王達、鄭緝,官最小的是吳府審理楊士奇和桐城知縣胡儼。�
朱棣心裡很高興,這些名氣很大的人不請自到,這對朱棣來說,是極大的精神滿足。他說:“各位這些名字真是如雷貫耳啊。我朱棣何德何能,能感召各位啊。”�
李景隆說他們擬了一道表,想請燕王早登大位,定國本,安民心。說著遞上表章。�
朱棣更是高興,他們太會順乎潮流了。不過他現在不能接表章,還不到瓜熟蒂落的時候,便搖著雙手說:“不可,萬萬不可,本藩起兵靖難,是要除掉禍國殃民的奸臣,豈有它哉!”�
夏原吉說:“天眷聖明,宏開景運,宜正大寶,永系萬邦,請燕王以天下蒼生為念,萬勿推辭。”�
朱棣說:“幼衝皇帝受奸臣左右而誤國,我起兵靖難,志在清除奸惡,以扶植建文皇帝,從無取而代之之意。”�
大臣們明知朱棣矯情、言不由衷,卻不敢揭破,還得再三勸進。�
夏原吉說:“可建文帝已自絕於天,天下豈可一日無主?觀今日域中,天黃貴胄裡沒有超過殿下的英主了。”�
朱棣退了一步說:“如果有合適的人主宰天下,我朱棣即使不稱帝,也無所憂慮了。”退了一步實則是向皇帝寶座邁進一步。�
楊士奇固請道:“殿下德為聖人,位居嫡長,當承洪業,以安四海,這是天命有在,宜早正大位,使百姓有所依託,切莫辜負了天下黎民的渴望。”�
朱棣說:“謝謝各位,此前已有諸王上表請我登極了,你們是第二次勸進的了,但我確實不敢答應,因有違我的初衷啊。大家先請回,來日都有重用。”�
三
這些人散了後,朱棣又回了謹身殿。�
按照朱棣的指令,李謙正指揮兵士把正心殿的牌匾摘下去,朱棣站在階下問:“謹身殿原來的匾呢?”�
一個老太監答:“收到庫房裡去了。”�
朱棣讓他馬上找出來,按原樣掛好。什麼端門改應門,前門改輅門,統統改回來,這都是太祖高皇帝定的名字,豈能亂改!�
陳瑛和紀綱來了,朱棣說:“你們倆怎麼湊到一起了?紀綱剛從北平過來呀。”�
陳瑛說:“紀綱兄弟的才幹聲震遐邇呀,治亂之初,我得倚重他呀。”�
朱棣說:“我正想讓紀綱管錦衣衛呢。你二人一個掌管都察院御史臺,一個執掌錦衣衛,可算是珠聯璧合呀。”�
陳瑛說:“殿下真是會用人之長。我正按奸臣名冊抓人,有些已經逃了,人手不夠,我想請紀綱大人跟我一起辦。”�
朱棣不由得樂了:“這真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啊,一個當監察御史,一個掌管錦衣衛,最好的搭檔。我方才還想,讓你二人一起做懲治奸臣
《永樂大帝》 第85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