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1/4頁)
雨霖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非正人君子所為。特別是中國金石學一些學派的老朽加儒生,直到安特生組織人員走向田野進行實際科學發掘時還頑固堅持自己的觀點。安特生不顧別人的臉色如何,堅持率隊在山野密林,沙漠大澤中進行調查發掘,並用自己的親身行動,在古老的中國大地上開始了的具有真正科學意義的田野考古示範。這一開創性勞動,最終成功地喚醒了沉浸於古典之中的儒生者面對科學而做出了新的抉擇。
安特生不愧是一位博學多才的田野考察專家,在他的具體指導下,不同時代的礦物化石源源而來。一批批化石標本由北京迅速運往瑞典烏普薩拉(Upsala)大學,供維曼(Carl Wiman)教授領導的古生物研究室研究鑑定。
幸運的時機與獨特的環境,令安特生很快成為野外地礦考察領域的開拓者。1914年秋,他成為第一個偶然發現疊層石礦石有機起源的人。1918年,發現了聚環藻團塊並認識到它與北美寒武紀前期相似的“化石”的聯絡。同年,又在中國北部發現了第一個三趾馬田野遺址。一系列發現,使安特生開始受到同行的敬慕並引起了科學界的注意。可喜的成果使他在經費上得到了更多的資助……
第一章 龍骨的啟示(3)
歷史需要英雄,而英雄必須適應歷史,否則便不再是英雄。
使安特生在世界考古史上留下不朽聲名並把他的事業推上輝煌頂峰的契機,真正而富有戲劇性地降臨了。
北平街頭的奇遇
1918年2月某日,安特生在一個偶然的機會遇見了時在燕京大學任教的麥格雷戈·吉布()教授,這位化學家很瞭解安特生對化石特有的興趣,當即出示一些包在紅色粘土中的碎骨片。“這是在周口店發現的,詳細地點是叫一個雞骨山的山崖左側,這個雞骨山是由於紅土中隨處可見到鳥類骨頭而得名。前幾天我到那裡考察後親自採到了這些粘有骨頭碎片的泥塊。”吉佈教授得意地說著,將碎骨從泥塊中剝下遞給安特生。
“這些泥塊是充滿特色的紅土構成的,我發現這種土在周口店地區許多地方的石灰岩洞中均可見到。但引起我注意的是其中有許多小碎骨,大部分骨頭是空腔的,顯然屬於鳥類骨頭……”吉佈教授的敘述對安特生來說極有誘惑力,這不僅僅是由於安特生涉獵廣泛、知識淵博,激起他最大興趣的則是因為在這之前一個懸而未決的學術案例。
20年前,一位叫哈貝爾()的德國醫生在北京行醫期間,從中藥店裡買到了不少“龍骨”和“龍齒”。這位醫生雖不是研究古脊椎動物化石的專家,但極具科學頭腦的他很瞭解這些化石的學術意義。當他在1903年離開中國之時,便把買到的“龍骨”經過認真挑選,裝在木箱內帶回了他的國家。此後不久,哈貝爾把這批化石全部送給當時著名的德國古脊椎動物學家施洛塞爾(Max Schlosser)教授研究。
施洛塞爾經過反覆研究鑑定後,驚奇地發現在眾多的“龍齒”化石中,有兩顆是人的牙齒,且有一顆屬人的上第三臼齒——這是整個亞洲大陸首次破天荒的發現。
如果那時的施洛塞爾敢於公佈他研究鑑定的真實成果,那麼亞洲具有遠古人類生息的事實論斷,將會提前23年公佈於世,安特生的聲名也不會在日後大放光彩,相反的是哈貝爾這位普通的醫生將會佔據報紙頭條,成為傳奇性人物並載入科學史冊。但是,令施洛塞爾和哈貝爾二人遺憾終生的是,他們沒敢正視眼前的事實,只把兩顆人類牙齒當作類人猿的而匆匆公佈於世了。
施洛塞爾和哈貝爾與偉大的發現榮光失之交臂。但是,這兩顆牙齒還是引起了學術界的注意。因為早在1856年,就有德國發現了尼安德特人(Neanderthal Man);1891年又在爪哇島上發現了爪哇人(Java Man),而亞洲大陸卻是一片空白。這一發現,不能不引起繁感的學術界重視。
安特生來華後,始終沒有忘記施洛塞爾的研究成果,並隱約感到在遠東大陸特別中國這片神秘的土地,尚有一種未被參透的天機未洩其秘。他在廣泛向中國科學界外籍朋友寫信的同時,總要隨信附上施洛塞爾關於中國動物化石的鑑定結果,並請他們注意收集和提供化石產地的線索。
一念至誠,感動上天,安特生的好運正式來臨。
二十年前哈貝爾在北京中藥店買到的“龍骨”,當然不會確知它的詳細產地,但來自華北地區是可以肯定的,因為華北地區是主要的“龍骨”產地,北京藥店不會捨近求遠從南方購買。也許,施洛塞
《"北京人"頭蓋骨失蹤記》 第2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