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 (第1/4頁)
瘋狂熱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給比爾·蓋茨,告訴他說:“我打算投資雅虎,但不希望因此和你產生競爭。或許我們可以一起投資?”結果比爾·蓋茨的回答是:“不會的,我們應該不至於出現競爭的情況,你儘管放手去投資。”
2007年,比爾·蓋茨在退休前夕發動了對雅虎的併購案,距離當年孫正義投資雅虎已經過去了22年,試想,如果當年比爾·蓋茨對雅虎有“意思”,好成人之美的孫正義很有可能不會採取行動,也就沒有了後來的雅虎傳奇,更不可能有今天紛紛擾擾的雅虎併購案,歷史沒有“如果”,結局如何,誰又能預知呢?
與羅伯特·默多克一起共事並不難
孫正義以數字化資訊革命的急先鋒自居,目標是做一個多媒體的基礎設施供應商,提供流通、網際網路、展示會、技術服務、網路等有償服務。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孫正義傾注全力涉足其中最先進的衛星數字化轉播領域。
1996年6月,新聞集團的總裁羅伯特·默多克來到了日本,孫正義盛情款待了他。爾後,兩人確立了共建日本蒼穹廣播公司(JskyB)的意向,後來人們將這次震驚海內外的攜手寫成是“孫正義和默多克邊吃日本料理,邊敲定了合作JskyB的事宜”。 。 想看書來
第15章 強者時代(3)
這種描述多少帶有演繹的成分在裡面,一個是已經65歲的國際媒體界的大鱷,一個是才39歲的日本企業家精英,雖然孫正義剛剛因為雅虎上市而賺得盆滿缽滿,在國際上一舉成名,但是,兩個人無論是在年齡、閱歷還是事業規模上都沒有可比之處,他們的合作將走向何方,引起了人們濃厚的興趣和無盡的猜測。
1931年,羅伯特·默多克出生於澳大利亞,大學時代他就讀於英國牛津大學伍斯特學院。默多克的父親是一名著名的戰地記者,同時還經營著一份《阿德萊德日報》。1952年,默多克回到澳大利亞接手父親的事業,比時,《阿德萊德日報》因不堪競爭正瀕臨破產,父親鬱鬱而終。
默多克以一種獨特的方式回報了他父親的那些競爭者。從1956年開始,他出手迅猛,不但收購了澳大利亞三分之二的報紙,為父親“報仇雪恥”,而且他還將勢力擴張到了世界各地的報紙、電視臺。他麾下的新聞集團被擴建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國際化程度最高的綜合性傳媒公司之一,淨資產超過400億美元,控股電視、電影、書籍、雜誌、網路以及報紙等多種業務,在美、歐、澳洲和香港都有分公司,成為了僅次於美國泰姆華納集團、沃爾特·迪斯尼集團、德國貝爾蒂赫斯曼集團的世界第四大跨國傳播集團。
西方主流媒體對默多克評價譭譽參半,默多克有“黃色新聞大王”、“色情挖掘者”的綽號,而且由於默多克對商業利益無止境的追求,他因此被描述成“殘忍、好鬥、肆無忌憚的企業家”。
不過,人們不得不承認,默多克一方面是新聞專業主義的殺手,一方面又是許多經營不佳的媒體的救星。譬如,是他將20世紀60年代的英國報業連拉帶拽,帶出了死氣沉沉、負債累累的泥潭,他併購的第一家報紙《太陽報》因此走向財源滾滾,並摘走了英國報紙發行量的桂冠。英國上流社會引以為豪的權威報紙《泰晤士報》同樣如此。
默多克以其霸道的作風在全世界颳起了“默多克旋風”。在20世紀90年代進軍亞洲市場的時候,他稍稍改變了方式。在香港市場,默多克與李嘉誠的次子、人稱“李神童”的李澤楷達成了一項協議,由新聞集團併購了李澤楷創辦的“星空衛視”;而在日本市場,默多克選擇了與孫正義攜手。
年輕的孫正義和如此強勢的人合作,他能做到和默多克平起平坐,而不是被控制嗎?
JskyB成立之前半年期間,孫正義每個月都在美國或日本和默多克見面,每週都通電話。漸漸對默多克有了更深刻的瞭解,他發現這個人確實是世界媒體的最佳領航員。
在媒體領域,許多人批評他,但這都是因為競爭激烈的關係。何況,希望同行給予讚美,這原本就很困難。默多克不僅極有才能,且志向極高。當然,在交涉及談判手腕上,他也非常犀利,想要的東西一定要拿到手。若能瞭解他的目的,在一起做事並不困難。
總之,我們合作創辦事業無非是希望擴大彼此的事業版圖,特別是希望在媒體行業取得更高成就。我把這些想法告訴他,他欣然同意,願意和我合作。同時,他的許多看法我也能認同。我們可說是英雄所見略同,有相見恨晚之感。
默
《孫正義--夢想與激情》 第24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