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一百一十二章:君子、小人 (第1/2頁)

榮譽與忠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感謝書友“貧窮的書迷”“戒菸來看正版書”的打賞!

懇請走過路過收藏支援。

……………………………………………………………………

呂哲身陷牢房的時候世界並沒有因此停止運轉。

預期押解到南方準備充填嶺南侵佔土地的所謂南疆軍團越來越多,他們大多是統一之戰時被俘虜計程車兵或是原六國的舊官僚。

這些人並沒有全部被集中到南郡,後期被押解來的人大部分都被留在如長沙郡、衡山郡、九江郡等地。按照中樞的謀劃,這批人應該是在大軍南侵之後填補民生空白的群體,他們將會在新佔領的土地上定居,開墾土地等等。

近期還發生了一件大事,始皇帝在經過半年的準備之後北巡了。身為大秦皇帝的嬴政出巡儀仗顯得極為隆重,不但有將近十萬大軍隨行保護,半數的中樞官員也被帶上便於在出巡時能夠保證帝國的政令運作。其中僕役更是多達三萬人,這些人是用來照顧皇帝以及其大臣的閒雜人等。

這麼一支龐大的北巡隊伍沒有攜帶太多的糧草,所過之初皆是需要地方進行“奉獻”。官員苦不苦不知道,需要額外繳納賦稅和服勞役的黔首肯定是疾苦與疲憊。

其實有很多老秦人有點不明白,大秦幾百年來夢寐以求的事業完成了,他們的日子並沒有因為六國被滅而變得美好。以前該乾的事情現在還在幹,需要繳納的賦稅也不見減少反而因為一些特定的事情在增加。那麼他們聽從王命奮起是為了什麼?

庶民百姓根本不懂什麼戰略,他們更加不瞭解什麼叫目光長遠。其實他們在乎的只會是眼前所能及的生活瑣事,而這點從來不被統治者所重視。

對於整個國家來說,始皇帝的這一次北巡意義重大,中樞能夠在親眼所見的情況下對北疆做出直觀的判斷,也對大秦北疆的局勢有最直接的瞭解。

然而對於生活在北方的黔首來說,始皇帝的北巡是在給他們增加負擔。

蒙恬和蒙毅兩兄弟也跟著始皇帝一同前往北疆,他們大概就是這次皇帝北巡最直接的受益者。概因嬴政親近兩人,在商討北疆的未來時會過問兩人的意見,潛化沫移潛之下蒙恬在嬴政心中會留下一種適合擔任北疆主帥的印象。

這些都與被收監的呂哲無關。哦!或者應該說有關?畢竟大秦的未來就是在這些大大小小的事情裡產生變化,然後走向應有的結局,這在一些宗~教裡被稱呼為因與果。無法改變自己秦人身份的呂哲也會因為大秦的變化被間接影響到,大秦亡他則是亡國之人,不是嗎?

然而,那些都是很久以後才會影響到呂哲人生的“因”,他現在唯一在乎的就是什麼時候能夠出去。

任囂當然沒有送來烤鵝,期間倒是有派人來了一次。

可能是因為上一個人太過囂張被安排戰死的緣故,這一次來人顯得比較恭敬。他是來告訴呂哲一些關於夷陵的事情。

在來人的講述中,提到屠睢派遣新的軍官前去夷陵接手管理,派去接手的人是一名校尉,名叫百里瞿。

任囂之所以派人來,是想讓呂哲寫信給留在夷陵的親信,讓他們暗中抵制百里瞿對夷陵的控制。

在任囂看來,執掌夷陵有一段時間的呂哲對夷陵的駐軍肯定擁有一定的威望,要辦這件事情應該不難。

那麼呂哲在夷陵有可以信賴的人手嗎?他仔細想了一下,得出的結論是好像有,不過無法確定自己身陷牢獄之後,這些人是不是還會聽從指令。最詭異的是他所謂的親信並不是那些親兵,而是從難民營中提拔起來的“管事”。

呂哲權衡利弊之後決定按照任囂的吩咐寫信給予那些管事,篇幅不大的木櫝要求留在夷陵的各個管事“各行其是”,也算是給任囂一個投名狀。

這是在站隊,這是在冒險。這些呂哲都清楚,他是反覆權衡之後做出深思熟慮的最終決定。

很多時候得罪一個君子不可怕,因為君子哪怕是得罪了也只是會被不待見。但是得罪小人,如任囂這種人,那麼下場絕對好不到哪去。

再則,呂哲是真的想要看看自己在夷陵努力一個月的成果,要是夷陵沒有任何人聽從自己的指令,或者說聽從的人不多,他以後絕對會夾緊尾巴做人。反之,夷陵的那些人大部分聽從並執行,那麼他也會有自己的野望!

如果說這一次被收監對於呂哲來說意味著什麼,他會說這事讓自己明白人生的反覆無常,還有產生那種命運會被上位者一言而決的無助感。

品??到權力滋味

《大秦之帝國再起》 第一百一十二章:君子、小人(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