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七十四:事了拂衣 (第1/2頁)

榮譽與忠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感謝夢53、521asd的打賞。

真情求三江票,只要是高v每天能前去領取一票,請鄉親們動動手指幫幫忙。拜謝!

……

傾盆大雨再加上閃電交加,這根本就是一場雷電雨!

大秦的工程已經被無數次證明其偉大成就,不過似乎都是在一些大型工程上面取得的成就?對於水利工程方面大秦雖然重視,但是與之所有朝代有一個相同點,幾乎是對自然的洪水之類的大災害沒有抵抗力。

帝都咸陽在商鞅的手中完成,為了防止水澇商君選擇的是地勢較高的位置。千萬別以為咸陽帝都是一片平原,這座佔地極大的城市甚至將一座長達二十里的小山脈圍了起來。

咸陽周邊地形不一,不過絕對不是什麼盆地。暴雨下了大概一個小時,領隊小跑的呂哲眼見積水即將漫過小腿肚,心裡有一種不太好的預感。

這場雨實在來得太突然也太大了,而似乎天公根本沒有停止“潑水”的舉動,反而有越下越大的趨勢?

廷尉署派來帶路的那名小史找到呂哲,幾乎是吼的說:“軍侯,職剛從前方回來,那裡積水嚴重,我們需要繞路。”

這次接到任務的軍侯大多是呂哲這種“外來戶”,註定對地形不熟悉,因此廷尉李斯在被中尉任囂請求之後派出人手幫忙引路。

意外地看一眼長得高大卻十分乾練的廷尉小史,呂哲沒有馬上回應。他傳下停止前進的命令,等待派出去的斥候回來。

沒有多久,被派出去的斥候相續歸隊,他們帶來的詳細確認前方已經無法通行。

斥候的描述令呂哲感到驚訝,不都說大秦注重水利嗎?怎麼不到兩個小時路就被大水阻斷,前方的一些村子甚至完全泡在水澇之中,甚至已經有民房被積水泡軟土牆出現倒塌。

呂哲問:“繞路的話要走多久?”

廷尉小史答:“辰時之前能夠進入城門。”

很驚訝這小史竟然語氣敢這麼確定,這也就是說他有親自去觀察過地形了。

呂哲沒有馬上相信,相對於廷尉署的人,他更加相信自己派出去的斥候,畢竟斥候是屬於軍方的人,軍法震懾下不敢滿嘴胡言。仔細問過,綜合幾名斥候的描述,他最後不得不承認廷尉小史的判斷正確。

“你叫什麼名字?”

“回軍侯,職英布。”

好吧,幸好是呂哲不瞭解秦末歷史,不然如果不是同名不同人,那麼這個英布分明是項羽冊封的十八諸侯之一的九江王。只是,歷史上記載他因為觸犯秦律被臉上烙字,從有記載起就是一名驪山刑徒,怎麼現在卻是個廷尉署的小史?

不知道其“威名”的呂哲再三確認地形之後,讓英布跟在自己身邊,這才命令軍隊轉向開拔。

七百多士卒踏著泥濘頂著暴雨向前小跑成了這種天氣下的一道風景,他們之中許多人頭髮已經散亂,不少身穿甲衣的軍官更是身上的甲具皮革被泡軟了顯得鬆鬆垮垮。如果不是知道這支軍隊是完成職責在回營,看他們的狼狽樣幾乎會認為是支潰兵。

也不知道饒了多少的路,雨勢也終於漸漸變小,等待遠遠看到咸陽城那雄偉的城牆時,士卒們情不自禁地發出歡呼聲。

眼睛看到城牆,呂哲也終於不用擔憂歸期不至會遭受懲罰,他對英布道謝,不料這廷尉小史只是平淡說了句“職責所在”顯得不卑不亢。

進入咸陽城,看到城內某些地方在變小的雨勢中冒著黑白相交的煙柱,再看看冷清的街道,走在路上偶爾還會路過被破開的門宅。

透過門宅看著漆黑的茅舍,一些血跡被雨水清洗,更多還殘留在牆壁之上。這樣的景物看多了,配合著煙柱與冷清,竟是感受到一種莫名的破敗。

回到軍營要去向中尉署繳令之前,呂哲也終於知道那名五百主的名字,這大約三十歲的男人叫鬥餘,是咸陽本地貫籍,隸屬於咸陽戍衛序列。

安排士卒各自歸回建制,呂哲相約與五百主、百將們尋找機會飲酒,他這才向廷尉署走去。

咸陽城內的捕殺並沒有因為雨勢而停止殺戮,街道上除了士卒的身影根本看不到平民百姓。走在路上的呂哲時常還看見有士卒趕著兩輪馬車運載屍體,他看著一輛兩輛、更多輛的運屍車不斷不斷的出現,沒有用布蓋著的車斗之上男女老幼的屍身都有。

沒有心情沉重這一說法,軍令就是軍令,有如殺人機器的秦軍不會看所殺的人是誰,阻礙執行軍令的人都在殺戮的名單。

呂哲在搜捕的過程

《大秦之帝國再起》 第七十四:事了拂衣(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