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荒唐可笑? (第1/4頁)
榮譽與忠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感謝“確定~”“清清小狼”“ ”三位書友熱情的打賞。
ps:坑,巨坑,早上停電到現在還沒來。筆記本又沒電,真是要命!這章是在吵鬧的網咖碼字的。唉!
…………………………………………………………………………
南方各個郡縣動盪的訊息還沒有傳到咸陽,這座現今世界上人口最多的雄城依然是那副舊模樣。
關中的洪災早就退去,始皇帝雖然下達了賑災的指令,不過由於有些延遲未能及時遏制災患。在那次大災的整個過程中,上百萬人無家可歸,死亡和失蹤的人數達到了十餘萬。不得不說天災給關中帶來了很嚴重的傷害,關中元氣一時間還沒有恢復。
與之朝不保夕的動亂郡縣相比,咸陽的人們每天醒來面對的是波瀾無驚的生活,郊外那些每天會排著長隊入城的黔首還是那麼平靜地過著和平的生活。當然,也只是和平的日子,而不是多麼美好的生活。
在這五個月裡,始皇帝完成了北巡,中樞也完成了幾項舉措。
始皇帝一再下令徵召徭役,首先遭殃的是舊六國各地,那裡的家庭每家每戶都要出一個壯丁服徭役。
大批徭役被徵調往北方,他們之中有去修建馳道的,有去加築長城的,也有去參與築兵堡的。
全國的牢獄也進行了一個大舉措,各地的重犯被集中往咸陽的驪山,要去修建皇陵。一時間多達四十餘萬的刑徒集中在驪山附近,那裡每天都能傳出敲擊石頭的聲音。
一些犯了小罪的牢徒也從全國各地被押解過來,他們將和徵召的一部分徭役一起修建阿房宮。上郡陽周縣的劉季和樊噲本來五個月之後就能得到自由,可是因為一道命令也被送往阿房宮去了,蕭何無法之下只有黯然回到沛縣。
集中在北方的幾項大工程十分浩大,瞬息間全國各地被集中過來咸陽的壯年男子數量超過百萬。而現在華夏才多少人口?往多了說也就三千來萬,不得不說集中起上百萬的男人在咸陽。是一個很詭異的數字。
上百萬被徵召或徵調的男子每天要吃掉多少糧食,再加上咸陽本來就有的人口要吃多少。秦國的國力因為這樣的舉措被加上一副重擔,不是沒人意識到這些,而是根本無法做出改變。
民間開始出現一件也不知道是有趣還是可悲的事情。很多適齡待嫁的女子突然間找不到可嫁之人,一些與人有婚約女子因為未婚夫被徵調徭役很可能沒嫁就要守寡。
關中地區剛受大災,按例說中樞不應該再從關中徵調徭役才對?可是徵召令依然被下發到關中的各個郡縣……
想象一下,即將重建家園的當口,一道徵召令將家中的主要勞動力抽走了,那該會是什麼樣的一幅情景。
大批次徵調徭役對社會的傷害很大,社會上的主要勞力都不見了誰去種田?民間開始進入由老人、孩子、婦孺為主的生產階段。
然而事情到了這裡還沒有結束,老秦地的黔首們心裡真的迷惘了,他們不止一次的問自己到底為什麼會這樣,疑惑統一之戰結束了沒有得到什麼好處也就算了。可是為什麼不能過上安穩的日子?
國家還是那個國家,至高無上的秦王則變成了始皇帝,帝國的領土翻了好幾倍,可是日子為什麼過得比以前艱難?
無數個迷惑在關中人、隴西人、巴、蜀、漢中等等老秦人的領地裡生出來,他們真的不知道為此奮鬥和流血是為了什麼。
一種國家只是皇帝的國家。從戰爭中得到好處的只有貴族,種種的念頭忍不住生上人們的心頭,再被一些“有心人”的引導下,不滿和失望成了主流。
現在秦國的平靜是一種贏室幾百年來養成的“慣性”在維持帝國的安穩,不過要是黔首得不到戰爭帶來的好處,反而戰爭結束了還要繼續大量服徭役,那麼民心上的改變也就已經無法避免。
不是危言聳聽。有些官員也發現老秦地的一些現象,比如以前沒有人付錢招人頂替徵召的事情現在有了,而這還是徵召為士卒。徵召徭役方面,被徵召的家庭有一點條件就會出錢讓人頂替或者乾脆用僕人頂替,沒錢的也是帶著牴觸的心態應徵。
發現這一些現象的官員將情況上報,有人不在乎有人在意。始皇帝那邊也得到這樣的彙報。
始皇帝的反應是什麼?嬴政得知有這樣的情況十分的惱怒,本來是要治罪不過被趙高和李斯齊齊勸了下來。
趙高是這麼說的:一樣是服徭役,既然有人去了,那就是服徭役,秦律上他們沒有犯什麼錯。
《大秦之帝國再起》 第一百五十三章:荒唐可笑?(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