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一百七十八章:項氏使團 (第1/3頁)

榮譽與忠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感謝書友“王顧左右而言他”投下的月票!

……………………………………………………………………………………………………

秋風習習,吹拂枯黃的草叢,看去一浪又一浪恰似海中的波浪。

樹葉亦在秋風之中搖擺,一葉黃色的落葉飄蕩著螺旋,它飄落在人的肩膀,威風再吹繼續飄蕩起來,滑翔似得飄動之後落在林間小道。

一支約三十來人的旅人行走於森林小道之間,他們從會稽的吳縣出發,目的地是南郡的江陵。

“經過這片樹林就是南郡地界。”說話的中年人身穿藍色麻衣,下身是一襲短歇褲,他手指西北方向,“前面有一個州陵縣,名叫,我們腳程再快一些,爭取夜間在州陵尋戶人家住宿。”

其餘的人轟然應“諾”。

在這個年代只有楚人才會用“諾”來回答,其身份自是楚人。

他們正是項梁派往南郡的那批人,走在當前的是一名叫曹咎的中年人,他是這支隊伍的正使,項氏的族親項辯是副使。

會稽郡距離南郡有將近八百里,他們一路經過非常多的縣,看到的是不斷有人聚眾鄉里,各個縣的秦國大旗被拔出,像是章郡的秦國勢力已經完全被清除。

普從會稽郡出發,進入章郡時,那會正是動亂剛剛蔓延到的時候。

動亂蔓延到章郡,當地的郡守倒是魄力十足地命令各縣的郡縣兵向首府章縣集結,態度強硬地貼出告示,一鄉亂就撲滅一鄉,一縣有三個鄉以上叛亂就上報中樞殺絕一縣。

態度強硬的郡守執行的策略十分符合秦國對各地的統治,一直以來秦國面對叛亂都是這麼幹的。可是這個郡守估計是忘了楚地的郡縣兵基本是當地楚人服的軍役,章郡各地的郡縣兵是向章縣集結過去了,可是來到章郡後第一時間殺掉郡守,二話不說全部反了。

曹咎親眼看到章郡各縣變換旗幟。一看城頭的旗幟立刻清楚章郡的起兵是受到會稽項氏的操控。

進入廬江郡之後,曹咎等人發現非常多的縣插上了“桓”字大旗,打探一下才知道這些縣在大約半個月前已經被一個叫桓楚的義軍首領率兵攻下。

桓楚是什麼人呢?他在楚地的名聲很響,在會稽郡也有非常多的人知道他的名號。

看到各縣秦國的勢力被清除。曹咎心裡自然是欣喜萬分,再深入廬江郡時卻發現除了桓楚之外還有一個叫周文的也攻佔了不少縣城。廬江郡之內的秦國勢力被清除之後,各方勢力紛紛崛起,除了桓楚和周文之外,還有尚須、德蔣等義軍勢力。

按理說,同是起義的義軍,那麼應該同手協作一起反秦才是,可是曹咎發現根本不是那麼一回事,廬江郡的秦國勢力消亡之後,這些義軍反而互相攻殺。而且殺起來比在應付秦人的反撲時還狠。桓楚在攻伐尚須時俘獲了三千餘人,他不但親自將投降的尚須砍掉腦袋,還下令將俘獲的三千多人給活埋了。

桓楚的手段太過酷烈,廬江郡內自知不敵的人被嚇得前去投靠周文,倒是令周文的勢力在短時間內膨脹不少。曹咎一行人到達餘干後,廬江郡內除了桓楚和周文之外,其餘的勢力已經被清空,混戰造成的結果就是廬江郡的民生被破壞殆盡,黔首的死傷亦是非常慘重。

不但如此,秋季本該是秋收的季節,可是互相破壞之下大量的田畝毀於一炬。廬江郡內的大部分縣已經陷入了缺糧的窘境,大部分黔首在家園被破壞之後變成了流民。

後來周文大批收攏對桓楚不滿的勢力,雙方自然是變得劍拔弩張,絲毫沒有令人意外地爆發大戰。

大量失去家園的流民讓更多小股的亂軍形成了,他們為了一口吃食不斷席捲看到的村落,桓楚卻是因為在與周文交戰根本顧不了那麼多。一時間廬江郡的混亂加重了。

“同樣是楚人,不把精力放在反秦上面,互相攻殺起來那麼狠。”項辯的話裡有著太多的感慨:“這樣怎麼去面對秦軍的反撲呢?”

秦軍是一定會反撲的,這點只要不是傻子就會明白。但是明白歸明白,那些起兵的人不想打就會被吞併。總不能束手待斃吧?再則,敢於起兵的人誰沒有野心,怎麼可能放棄壯大自己的機會。

曹咎沒有那麼多的感慨,他覺得這樣整個反秦大業或許有害,但是對項氏卻是既有利的。那些起兵的人互相攻殺會變得虛弱,等待會稽起兵會佔很大的優勢,那時號令群雄也就能更大聲一些。

廬江郡與南郡有交接,他們渡過餘水時發現了一個詭異的情況,桓楚在餘水西岸安排兵力在

《大秦之帝國再起》 第一百七十八章:項氏使團(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