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試探 (第1/2頁)
S顧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林曉欣碰到過很多抑鬱症的病人,尤其是這些年,抑鬱症患者開始年輕化,未成年患者越來越多。林曉欣接觸的病患中年齡最小的8歲,那個男孩令她記憶深刻。
他的父親是個酒鬼,貪愛杯中之物,一喝酒就變得脾氣暴躁,口不擇言,難聽的話都進了男孩的耳朵。母親很脆弱,生下二胎後得了產後抑鬱症,很長的一段時間有嚴重的強烈幻想,幻想著以殘忍的方式殺死自己年幼的孩子。男孩在父母的眼中是懂事的,早上起床他會去樓下買上一家人的早餐。送到宿醉的父親的床邊,遞給因為整夜哄著夜啼的弟弟而格外疲憊的母親。母親總會露出欣慰的笑容,或許這個孩子是她唯一的精神寄託。母親不知道的是,她的這個微笑,也是支撐男孩的唯一動力。他在努力做一個母親眼中的好孩子。
然而這個孩子在老師、同學眼面前卻是另一番模樣。他常常表現出兩種極端的性格。在老師面前他會試著討好,渴望得到認可。在同學面前他卻模仿著父親暴虐的口氣,對他的同學們滿口髒話,甚至常常與同學大打出手。即使在老師多番勸導後,他仍然無所畏懼,不削一顧。這又與他渴望得到認可的潛在意識相矛盾。
直到老師將這些情況告訴了母親,母親才意識到孩子“病”了。
林曉欣花了將近一年時間去接觸這個家庭。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內心實則是自卑的,父母從未真正疼愛過他,他以為討人開心便會得到想要的愛,殊不知他的世界只會慢慢變成父母世界的縮影。
對一個思想成熟並且已經有了固定思維模式的成年人進行開導並不容易,但是,這是改變孩子的第一步,也是決定他們將來的必經之路。
最終,父親決心戒酒,為了給孩子營造一個更好的生活環境。母親也試著面對自己,接受了心理治療。當然,男孩也在父母的改變中潛移默化地改變著。
林曉欣抿了一口水,並調整了自己的坐姿。
“果果,你不必把我當醫生,把我當成一個傾述的物件,在我這裡什麼都可以說!”
林曉欣試著讓陳果開口,她希望她們的第一次談話,不至於就這樣戈然而止。
“你幫不了我。”
大多數病人都是被動就醫的,他們通常不相信心理醫生能幫助他們,這個孩子說出了心聲。但是這未嘗不是個好的開始。
“如果你想說,我會用心聽。”
“只是聽?聽我的想法?”
“是的,如果你願意說的話!”
“看來,你們的工作也很枯燥!”
“有趣的是你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
“你用‘有趣’來形容你的病人?”
“不,沒有人希望自己生病,生病很痛苦!”
“是,很痛苦!”她像是在對自己說。
“是什麼讓你痛苦?能告訴我嗎?”
“我們的生命虛妄,
並非和諧之物,
苦澀的命運,
根深蒂固的罪的汙點,
死亡、疾病、奴役雨一切的的苦難,
我們所見的,糟糕,
我們未曾見的,只會更糟,
心中之痛常有常新,
靈魂之傷未曾痊癒。”
“詩,真是世界上最美妙的情感表達!”
“所以你明白了?”
林曉欣搖了搖頭。
“我們人類,只不過是被世界折磨和恐嚇的生物罷了!沒有人會快樂!也沒有人能從痛苦中解脫!”
“果果,人的生命中有三樣重要的東西,健康,青春和自由。只要我們擁有,就不能被感覺到,直到我們失去,才能感受到他們的存在。當不幸降臨,我們才會感慨當你擁有他們的時候,生活是多麼美好!”林曉欣深深地撥出一口氣,她不知道這場生存論的博弈會不會敗下陣來。“沒錯,生存與痛苦是並存的!所以才應該更加珍惜!在你失去他們之前!而你在如此美好的年齡,不該讓快樂被痛苦淹沒!”
“要知道,即使經歷再多的幸福和歡樂,恐懼和死亡對一個人的折磨都是不會停止的!生活中昨天給予的東西,也只是為了今天從我們手中奪取!因為所有一切存在的東西,最終都會走向滅忙!”
“一個人在生活中百般隱忍就能讓死亡和恐懼感減少嗎?既然快樂和痛苦根本不可能被平衡,那為什麼不去面對生命中的痛苦呢!”
“我正在面對!”她的情緒不再那麼高亢。
“我知
《畫相》 第十三章 試探(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