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 (第1/4頁)
換裁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我說出這個想法,惹得滿堂發笑。不料,劉廠長卻笑呵呵地說:
“錯了,錯了,‘肉桂’還是人間姑娘,‘大紅袍’才是天上的仙女呢!”
一時間,我們大有面面相覷之勢。是啊,當初我們怎麼那樣輕看了“大紅袍”呢?茶能清心,茶能明目,不消說茶有多少種醫療上的妙用。還不曾離開茶廠,我們已領獲了一個近乎醫效的收益,便是萬萬不可——以貌取人。
電子書 分享網站
林語堂:茶和交友(1)
我以為從人類文化和快樂的觀點論起來,人類歷史中的傑出新發明,其能直接有力的有助於我們的享受空閒、友誼、社交和談天者,莫過於吸菸、飲酒、飲茶的發明。這三件事有幾樣共同的特質:第一,它們有助於我們的社交;第二,這幾件東西不至於一吃就飽,可以在吃飯的中間隨時吸飲;第三,都是可以藉嗅覺去享受的東西。它們對於文化的影響極大,所以餐車之外另有吸菸車,飯店之外另有酒店和茶館,至少在中國和英國,飲茶已經成為社交上一種不可少的制度。
菸酒茶的適當享受,只能在空閒、友誼和樂於招待之中發展出來。因為只有富於交友心,擇友極慎,天然喜愛閒適生活的人士,方有圓滿享受菸酒茶的機會。如將樂於招待心除去,這三種東西便變得毫無意義。享受這三件東西,也如享受雪月花草一般,須有適當的同伴。中國的生活藝術家最注意此點,例如:看花須和某種人為伴,賞景須有某種女子為伴,聽雨最好須在夏日山中寺院內躺在竹榻上。總括起來說,賞玩一樣東西時,最緊要的是心境。我們對每一種物事各有一種不同的心境。不適當的同伴,常會敗壞心境。所以生活藝術家的出發點就是:他如果想要享受人生,則第一個必要條件即是和性情相投的人交朋友,須盡力維持這友誼,如妻子要維持其丈夫的愛情一般,或如一個下棋名手寧願跑一千里的長途去會見一個同志一般。
所以氣氛是重要的東西。我們必須先對文士的書室的佈置,和它的一般的環境有了相當的認識,方能瞭解他怎樣在享受生活。第一,他們必須有共同享受這種生活的朋友,不同的享受須有不同的朋友。和一個勤學而含愁思的朋友共去騎馬,即屬引非其類,正如和一個不懂音樂的人去欣賞一次音樂表演一般。因此,某中國作家曾說過:
賞花須結豪友,觀妓須結淡友,登山須結逸友,泛舟須結曠友,對月須結冷友,待雪須結豔友,捉酒須結韻友。
他對各種享受已選定了不同的適當遊伴之後,還須去找尋適當的環境。所住的房屋,佈置不必一定講究,地點也不限於風景幽美的鄉間,不必一定需一片稻田方足供他的散步,也不必一定有曲折的小溪以供他在溪邊的樹下小憩。他所需的房屋極其簡單,只需:“有屋數間,有田數畝,用盆為池,以甕為牖,牆高於肩,室大於鬥,布被暖餘,藜羹飽後,氣吐胸中,充塞宇宙。凡靜室,須前栽碧梧,後種翠竹。前簷放步,北用暗窗,春冬閉之,以避風雨,夏秋可開,以通涼爽。然碧梧之趣,春冬落葉,以舒負暄融和之樂,夏秋交蔭,以蔽炎爍蒸烈之威。”或如另一位作家所說,一個人可以“築室數楹,編槿為籬,結茅為亭。以三畝蔭竹樹栽花果,二畝種蔬菜。四壁清曠,空諸所有。蓄山童灌園薙草,置二三胡床著亭下。挾書劍,伴孤寂,攜琴奕,以遲良友。”到處充滿著親熱的空氣。
吾齋之中,不尚虛禮。凡入此齋,均為知己。隨分款留,忘形笑語。不言是非,不侈榮利。閒談古今,靜玩山水。清茶好酒,以適幽趣。臭味之交,如斯而已。
在這種同類相引的氣氛中、我們方能滿足色香聲的享受,吸菸飲酒也在這個時候最為相宜。我們的全身便於這時變成一種盛受器械,能充分去享受大自然和文化所供給我們的色聲香味。我們好像已變為一把優美的梵啞林,正待由一位大音樂家來拉奏名曲了。
於是我們“月夜焚香,古桐三弄,便覺萬慮都忘,妄想盡絕。試看香是何味,煙是何色,穿窗之白是何影,指下之餘是何音,恬然樂之,而悠然忘之者,是何趣,不可思量處是何境?”
一個人在這種神清氣爽,心氣平靜,知己滿前的境地中,方真能領略到茶的滋味。因為茶須靜品,而酒則須熱鬧。茶之為物,效能引導我們進入一個默想人生的世界。飲茶之時而有兒童在旁哭鬧,或粗蠢婦人在旁大聲說話,或自命通人者在旁高談國是,即十分敗興,也正如在雨天或陰天去採茶一般的糟糕。因為採茶必須天氣清明的清早,當山上的空氣極為清新,露水的芬芳尚留於葉上時
《上午咖啡下午茶》 第23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