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破產第十二天 (第1/2頁)

黃豆餅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反派親姐靠種田逆轉BE結局》最快更新 [aishu55.cc]

許桃桃在正廳和地保聊了半日,二牛也便在一旁看了半日。

他對於討價還價並不擅長,但每當問起茶鋪的執行方式時,總還能提供些有用的建議。

最後,滿頭大汗的張奎答應半月內給許桃桃把鋪子的照憑給辦下來,相對的,許桃桃需要給他繳納四兩銀子,其中大半是他用來走動關係快速給許桃桃“下證”所需的。

對於這個結果,許桃桃還算是滿意,畢竟在一個生產力低下的古代戰亂國家,效率低是常事,能夠半月弄好鋪子的照憑,已經算是張奎有些手段了。

其中作為條件,她許諾在鋪子開張後有張奎的一部分分紅,但張奎也必須給鋪子今後的發展鋪路。

綁到一根繩子上的螞蚱,自然便無法互相使絆子了。許桃桃深諳此道。

這兩日,根據張奎所言,鋪子可以掛紅布揭板,也就是現代的試營業。

而茶鋪暫時做不到往外買賣,只能在村子裡經營。要想真正做起茶葉的買賣,首先原材料供應就是一環,桐花村四面環山,雖說茶葉鋪子之前開張的時候留下了一塊種茶的地方,但大多還是山野的野白茶樹分佈較多。

野生的茶葉雖說風味獨特,但畢竟不能提供穩定的貨源供應,所以要想擴大生產,首先就是要重新拾起人工種植茶葉,這不僅需要時間,更需要人力物力,許桃桃暫時是支付不起的。

其次,茶葉通行在這朝代雖沒有私商的限制,但據張奎所言,還是需得許桃桃去城裡專門的榷貨務去繳納茶引稅,拿到“茶引”,這便是能夠買賣茶葉了。舊時經營這間茶鋪的蔣家便是如此才能夠往外運送茶葉,進行買賣。

因此對於許桃桃來說,在手頭的銀子足夠進行成規模的茶葉種植之前,這件茶鋪子的憑照只能用於店內的茶水販賣,類似於茶館一流。

上輩子的許桃桃雖說家中做的不是茶館生意,但是對於茶館的大致模樣也有所瞭解。茶館說是賣茶水,但本質上其實是一個供人插科打諢、休息歇腳的地方,就像是古代的咖啡館或酒吧。

咖啡館或酒吧在現代引流的方式莫過於靠裝潢、點心和駐唱歌手來引流。古代的方法則比較貧瘠,通行的做法便是請幾個戲臺班子,或是找幾個說書人便罷了。

但許桃桃覺得,一間茶館若是靠著說書人的口才去經營,那麼便就是將砝碼都壓在了外人的身上,如果這人一走,那店內的人流便走了。客戶粘性不高,這是現代的說法。

所以許桃桃打算在自家店對客人的吸引力上下功夫。

首先便是配茶的點心。

她這幾日等待憑照下來的時間中,專門去附近的幾個村子都觀察了一圈,發現這邊雖說是江南地帶,有規模的甘蔗種植,以及比較原始的蔗糖製取工藝,但糖還是精貴。尤其是正逢北方戰亂,流民都跑來了南方,物價飛漲,甚至出現了不用金銀,以物易物的情況。

於是甜味便成了人們舌尖上的奢侈品。一塊有甜味的酥餅,比起普通的鹹酥餅,要貴上許多。

想抓住客流,就得有糖。

而似乎,這個時代的製糖方式比較侷限,次品的粗糖僅有甘蔗一種。

也就是說,並沒有人發現麥芽和紅薯也是可以製糖的,這也便為許桃桃開啟了商機。

她曾經喜好在網路上刷一些原始製作影片,其中就有麥芽糖和紅薯糖的製作方式。其中紅薯糖的製作過程簡單省事,但紅薯是外國的本土產物,這個朝代還沒有進行大規模引進。

桐花村地處江南,小麥種植倒是普遍,去年秋季播種,今年六月份便正是收穫的季節。許桃桃算了算,正巧是端午節前後。如今已是五月中,等半月多之後她便可以採購小麥,進行麥芽糖的製作了。

在此之前,許桃桃決定先將茶葉炒制完畢。

翠雲那邊的醬料方子,每隔幾日都會有三五十文的進賬,這些錢許桃桃除了留下十幾二十文用作家裡的吃穿用度之外,都拿來投到了鋪子裡。

鋪子後頭有一塊不大的茶園,如今已漸荒廢,想要重新拾起來不是個容易的事,只能讓大牛二牛每日花些時間慢慢收拾著,挖去碎石、刨開泥土。

急用的茶葉按照蔣叔的經驗,上山採的野生白茶。

時間已過穀雨,這時採的白茶叫做春壽眉,一芽三葉,帶著枝梗,以彎而闊,形似老人眉得名。這時採的白茶錯過了最佳的採摘時期,不是最名貴的白茶,但數量多,

《反派親姐靠種田逆轉BE結局》 破產第十二天(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