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節 天恩浩蕩 (第1/3頁)
晨風天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白名鶴進入京城的第三天清晨,依然是停了早朝。
一萬禁軍,三千太監,分成一千路。出發前往直隸京畿、山東各衛、遼海各衛、陝西北部各衛、山西各衛、河南各衛。還有許多派出民夫的省、州、縣。
大明皇帝代宗朱祁鈺,撫卹土木堡之變死傷軍民。
山西全省,年內減賦稅一半,也就是將下半年的賦稅給減免了。
只是在撫卹的數額上,按白名鶴所提減了約三成。大明皇帝朱祁鈺也怕把白名鶴過於為難了,萬一拿不出這麼多錢糧來,自己這個皇帝真正是會寒了忠臣的心。
就在當天下午,城外再一次出現百姓雲集的盛況。
上一次是因為皇帝祭祀天地為百姓求風調雨順,這一次卻是真正的天恩浩蕩。聖旨上寫的清楚,皇帝內庫出銀,有良善臣子捐出家產,如關中白氏之白名鶴傾家財取大義。又有許多良善之商,捐資購米……
只是一道聖旨,卻有一千份副本,副本不是帛制,只是內庭專用紙與墨抄寫而成。
除了各衛,各縣之外,六部也收到這樣的一份聖旨。
戶部金濂,身為尚書在戶部作尚書已經四年多了,之前還作了五年的刑部尚書。景泰初年之時,許多官員調換卻沒有動他的位置。
金濂對於大明官場來說,是一個很難評價的人。
他作事認真高谷這些混流不喜歡這種太較真的人,按理說他這種性格應該是清流喜歡的,可清流甚至不恥與他站在一起,起因是景泰初年,為穩定民心,代宗朱祁鈺免天下糧十之三,這也是恩政。
可這位金濂呢?
他不收糧,卻要求各州縣把糧變成銀、錢、帛繼續上稅,實際上是一文錢也沒有免。
第一個彈劾他的是工部尚書江淵。以翰林學士的身份彈劾了他。這訊息一放出去後,清流大怒,一天就上百份彈劾,因為金濂他失信於民。
下獄。問罪。代宗朱祁鈺親自去問案,得到了一個答案就是:“銀布絲帛,詔書未載,若概減免,國用何資?”後於謙保了他,理由是如果沒有金濂收回國庫的錢,京師保衛戰怎麼打。
保是保了,但于謙也一直迴避與金濂來往,在於謙心中討厭這種不守規矩的人。特別是沒有上司指令,卻私自膽大行事的。更何況那還是聖旨呢。
另一人。吏部尚書何文淵卻上書,理財非濂不可。代宗朱祁鈺硃筆親批,金濂官復原職,降半品變成從二品,罰俸祿一年。以示懲戒。
金濂,大明官場四大勢力之外,很另類的一個二品大員。
此時他手上拿著的就是那份聖旨,細讀了數次之後,輕輕的將那份聖旨放下:“來人!”
一個小吏進屋,低頭聽訓。
“傳……”金濂本想說傳白名鶴來見他,可話到嘴邊他猶豫了。
當真把白名鶴叫來又能幹什麼?
讓白名鶴叫合浦的賦稅嗎?合浦縣一年的賦稅折銀都超不過一萬兩。白名鶴隨便拿出一點東西來,就夠給他十年的合浦賦稅了。往難聽的說,白名鶴憑什麼給他面子,只因為自己是二品官嗎?
自己的權勢,能有禮部楊寧更大?
“去白名鶴府上送去本官的帖子,就說本官准備拜訪。”
那小吏跟隨金濂多年。聽到這個吩咐很是不理解:“大人,白名鶴雖然身兼四個正七品,可四個正七品加起來還是七品,您身為……”
“此事不可再提,依本官吩咐去作就是了。”金濂沒讓自己這個小吏說下去。
很快。小吏就到了白府,門外已經綁了數匹馬,還停有幾頂轎子。大明官場的官轎有著嚴格的等級要求,僅是看這個轎子就知道有三個二品大官。
送上帖子,這小吏就在門口等回信。
白名鶴這個時候並不在自己家裡,可以說于謙再一次惡客上門,不僅僅是于謙一個人,他還叫了十幾個人跟自己一起來。白名鶴不在府中又如何,于謙絲毫也不顧忌就坐在正堂之上,並且吩咐白府下人準備茶點,午餐。
白名鶴在那裡,此時人在楊府。
楊義已經回家,全身披麻,雖然是庶子可也是楊家人,身為武將之家與文臣家還是有所不同的,文臣家中為了爭嫡子爭產業,多有不和。可武將之家講究的是忠勇仁武,一切功勳爵位靠的是一刀一箭,所以庶子也並不受歧視。
白名鶴三跪九拜,行的是子侄大禮。
這一禮,楊家受下了。沒有家屬回禮就代表著楊家認白名鶴這份情。
《大明土豪》 第116節 天恩浩蕩(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