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節 沒有絲綢了! (第1/3頁)
晨風天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陳阿大喝了不少酒,也說了一些廣東都司的秘事。
“鄧大人師從湖北李家鳳鳴刀,說起這李家也民忠烈之後,祖上李家出了南宋李庭芝,李大將軍。那可是一等一的大英雄,可惜南宋朝廷無能,戰死泰州。說到湖北李家,你那小丫的李華梅的父親,也是李家族人。”
白名鶴倒是吃了一驚。
陳阿大卻是一笑:“女狀元那武藝何等了解,三五個好手都未必近得了身。沒有一個好的出身,能娶了她的女兒。”
白名鶴用力的點了點頭:“給我說說鄧大人父親的事情?”陳阿大看了白名鶴一眼,拿著酒罈猛灌了半罈子,苦笑著:“我這是要醉了,就是醉了也沒膽子說。”說罷,卟通一個就倒在地上,也不知道是真醉,還是假醉了。
白名鶴無奈的搖了搖頭。
看來每個人都是有故事的人呀。
次日,京城乞丐們分了白名鶴給的銀豆,僅用半天時間就把一段編好的歌謠給傳唱了出去。其意思就是,萬歲恩澤天下,給每個參加土木堡的軍士三石精米的賞賜,可英國公卻想聲稱免費給運糧,實際能發到軍士手中的,怕不足一石了。
歌謠是清荷編的,不為高雅,只為通俗易懂。
這下連李秉都知道白名鶴這是要坑人了,可白名鶴正在接見來自寧波商幫的代表。商幫是一個緊密又鬆散的組織,各家商號都有著自己的生意,相互間有聯絡,卻不相互影響,只是在對外的時候,才會聯合在一起。
杭州王家,派出家中嫡長子來到了白名鶴的府上。
“草民,王福臨。見過白大人!”長躬到底,一直到白名鶴有回應這才起身。
“聽聞王先生也是中過舉的。”白名鶴笑問道。
“是。只是從十七歲那年開始,三次會試皆名落孫山。還是自己的書沒有到讀,學問不夠。父親大人已經經不起四處奔波,族中幾位叔叔保了我作了我王家遠福商號的四掌堂。江北直隸的生意已經全由草民執掌。”
王福臨不但作了自我介紹。也間接的說明了自己會試失利的原因。
同時表明了自己在家族中的地位,以免白名鶴以為自己太年輕而認為是寧波商幫輕視他。
“先件小事,正好你幫我作一件事情,當朝探花成凱那裡我也說好了,只是還需要你幫一把!所需要的物資,人手的費用我回頭結算給你。”白名鶴簡單幾句講了些細節。
王福臨自然沒二話的答應了下來,所有的事情都是成凱在辦,他只是幫著籌備一些東西。
“好了,現在改說正事。上次我託人帶話,想再要兩萬擔絲綢。不知道貴號以及貴商幫是否可以提供?”白名鶴直入主題。他關心的就是絲綢的供貨量了。
“白大人,請先聽草民一言。”
“儘管講!”白名鶴心說難道其中還有什麼為難之處嗎?或者是因為自己價低了。
白福臨深吸一口氣後:“大人,整個大明七成的絲出自江南。就是廣東的絲綢織戶,也有許多采購的是江南的絲。前年,以我們商幫統計全大明所的生絲產量約為一萬零三百萬擔。去年有所提高。有一萬一千七百萬擔。白大人要兩萬擔絲綢,非是我們拿不出來,可一但拿出這兩萬擔,江南百姓到年底之前,怕是沒有新衣可穿了。”
白名鶴一這個數字,一臉的不理解。記得後世的時候,僅是江南生絲出口就是有上萬噸。一噸二十擔差不多。原本以為大明這裡的生產力再差,白名鶴不認為一年存不下兩萬擔絲綢來呀。
相信王福臨在這個數字上應該不會騙自己。
“七千擔是我們寧波商幫的極限,京城也不可能斷了貨。白大人縱然將全大明所有的商號都集中起來,也最多給您再湊出一萬三千擔來。”
白名鶴不信。“可是,本官僅是廣東,就有一萬多擔了。”
“大人。那不是廣東一省的。包括了福建、湖南、江西、廣東四省的量。貨放在廣東,是準備經海路運往京城的。白大人要了這些絲綢之後,京城的貨不能斷,所以各商幫又從各地收集,再次彙集京城。”
聽王福臨這麼一解釋。白名鶴心中有些鬱悶了,自己這生意還能不能再作呀。
沒有貨源,拿什麼作生意。
“草民有一計,大明天下只有白大人敢應下。也只有白大人能作到,除白大人之外,大明天下絕對挑不出第二個人來!”
“別給我說好聽的,直接說是什麼計策?”白名鶴喜歡聽實際的。
王福臨當下就
《大明土豪》 第124節 沒有絲綢了!(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