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節 論賢臣 (第1/3頁)
晨風天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胡濙肯定的白名鶴的一項成就,這些位於大明邊垂的小民,有一個安定的生活這就是功。
安定一國是功,安定一戶亦是功。
楊寧在品嚐了美味之後,也是讚不絕口:“白名鶴,你讀的書果真極多。這些東西京城不是普通廚子可以作出來的,肯定是受了你的指點。只是有一點我不明白,你真正的儒生嗎?”
楊寧的一個問題,讓胡濙都放下了筷子。
對於清流來說,儒生不是普通意義上的儒生。
在大明,中了秀才被稱為小儒生,中了舉人是中儒生,中了進士是大儒生。然後就有了儒士、儒臣、儒生、儒史、儒吏、儒將、儒相、儒醫、儒商等不同的稱呼。
這話在別人來問,白名鶴自然可以回答一句,我就是儒生,而且是儒官。
楊寧發問,就是另一層意思。儒代表著一個思想,一個遵守儒道思想與道德標準的人。清流原本是指:德行高潔負有名望計程車大夫。可大明的清流也變了一些,他們評議時政,上疏言事,彈劾大臣,指斥宦官,對外反對列強蠶食,對內主張整飭紀綱。
海瑞其實就是清流。
而到了明朝後期,東林黨也自稱是清流,可是他們卻變了味道,號稱清流,但其已背離宗旨,熱衷黨爭,與齊黨,楚黨,浙黨,宣黨鬥法不止。並借京察等名義互為傾軋。
眼下的大明清流,還清!
“我,不是!”白名鶴考慮再三,至少胡濙與楊寧還算是德行高潔之人。
楊寧教子不嚴,可他的兒子也已經受到了懲罰。
大明另一批人,高谷才是真正象後世東林黨,他們結黨營私。楊寧這一邊,只是食古不化,要想把儒家作風推行到極致罷了。
楊寧要再問。胡濙制止了楊寧,笑問道:“白名鶴,古賢臣之中。你最喜歡的誰?”
“我想一想呀!”白名鶴沒敢立即回答,找了一個很蹩腳的藉口。他需要思考胡濙這樣問的原因。卻不知胡濙只是想多瞭解白名鶴一些。
楊寧補充一句:“嶽王之外。”
京城的人都知道,白名鶴為嶽王廟下了多大功夫,還親自寫了一個話本,就是給嶽王作演義的,精彩的程度讓人發狂,偶爾流傳出來一節,茶樓都足以爆滿。可白名鶴是官,不是民,還沒有人敢去強討話本的。
眼下,怕是除了大明皇帝之外。還沒有人看過全本。
只是宮中傳聞,風波亭一節,大明皇帝落淚,並且親自為嶽王爺提了詞,將來肯定是要刻在嶽王廟內的。
白名鶴想了半天。認為這就是在聊天。所以也放開了心中的枷鎖:“其實吧,不同時期有不同的賢臣,唐初二十四傑,不能說個個是賢臣,但一半總是有的。宋時也有許多名將賢臣。就是前元,我也知道幾個,都是品德高尚之人!”
“那宋時半山公呢?”胡濙問了一句。
半山公就是王安石。胡濙提到他,不由的讓白名鶴想到清流是不是在考慮變法,這個法怎麼變。是改變什麼,還是增加什麼。大明眼下最需要的是什麼?
白名鶴對內政瞭解的程度不夠,在全國的大政上白名鶴在胡濙面前,真的是小白一個。
不過。對王安石白名鶴還是敢說話的。
“我實話實話,胡老別打我。”聽白名鶴這語氣,可能就不是好話了。可要聽好話,就不問白名鶴了。胡濙笑答:“你儘管說!”
“王安石人不錯,也是愛民的好官。只是他太天真。就拿青苗法來說,他在作縣令的時候實施過,效果非常好。可他作宰相的時候再實施這個,就是傻了。先不說,他和利益集團成為了敵人,這個下面的人也歪樓的厲害!”
“歪樓?”胡濙很疑惑這個詞。
白名鶴暗叫失言,歪樓是現代詞,不過他倒有辦法把話圓回來。
“就是上面的政策很好,一層層的執行下去。就給了許多小官貪汙作假的機會,到了最底層,怕就完全變了味。他作縣令的時候,自身作的正,自然是百姓受益。但他敢保證全天下都是好官嗎?不敢多說,有三成官員不對勁,就足夠整死他了。他能活到病死,我認為是上天憐惜他是個好官,是個好人。”
胡濙輕輕的拍了拍手:“精彩!”
楊寧也說道:“白名鶴,你很優秀。半山公行事,我與老師已經討論過,你的比喻有些粗俗,這道理卻講的很清楚。執行下去,才是好的辦法。”
“白名鶴!”胡濙又說道:“讀聖人書,尊聖人言。官員才可減少
《大明土豪》 第146節 論賢臣(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