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節 迷離夜 (第1/3頁)
晨風天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聽到白名鶴說,有多少收多少。
柳直帶著一種自嘲的笑意:“白大人,你知道我們陝西商幫一年的僅茶有多少量?”
柳直的意思很明顯,你白名鶴雖然有錢,但你可能不瞭解情況。很委婉的告訴白名鶴,你應該瞭解一下,陝西商幫有多少茶葉。
陝西的茶,自從唐代以為就成為西域最主要的茶產品來源地,各式的磚茶,以及到了宋代之後的綠茶,還有漢中等幾處非常有特色,可以算上了天下十大名茶的巔峰好茶,先不說品種,僅說數量。
陝西以及周邊被陝西商幫控制的茶園,就超過了百萬畝,這個數量何其驚人。
“這樣吧,那麼是我白名鶴狂妄了。”白名鶴語氣放低,柳直正準備說幾句客氣話之時,白名鶴口氣一變:“這樣吧,按一個數量來。每年我吞下陝西商幫一千萬兩銀子的茶,一千萬兩銀子的布。”白名鶴對柳直說罷,又對白名鷺說道:“就按這麼寫。”
白名鷺的筆懸在半空沒有沒有落下。
他曾經給家裡幫過賬房的事情,整個關中白氏一年的貨,茶與布兩項,全部的貨值也就是不到七十萬兩。
柳直拿著茶杯的手都在顫抖。
兩千萬兩,大明一年的賦稅正統十三年的數量柳直大概知道。糧三千萬石,鐵九萬斤,鹽一百四十萬引(注,一引大約有三百多斤鹽),紗八百萬錠,茶二百萬斤。其他各類細節也有不少,比如絲、硃砂等,還有全*隊屯田約有二千萬石的糧食收入。
也就是,大明在正統十三年,全部折成銀,也就是二千萬兩銀子。
(注,有些地方說。明朝一年只有四百萬兩的稅收。以上數量是在正史中查到的,可能有些差錯,但是明前期,土地兼併不能和明後期相比。而且明前期衛報還沒有糜爛到不可救藥,所以以上的資料,應該準確。出自:明英宗實錄!)
大明是銀本位經濟,可是商人卻不一定用銀子交易。
珍寶、糧、帛、鹽、銅、鐵等全是硬通貨。
“二千萬兩?”柳直呆呆的重複著白名鶴所說的這個數字。“白大人,您當真?”
“信與不信在你,寧波商會眼下有銀子收卻沒有貨交。我要二萬擔絲綢,他只有七千擔,我用黃金交易,他才給我又多擠出二千多擔。不過,倒是介紹了一個實力不錯的供貨商行。可以再提供給我一些上等的好錦!”
柳直想不出來,連寧波商會都沒有足夠的貨物了,那誰還有。
一萬擔絲綢,也不過就是三百萬兩銀子封頂,除非是蘇繡。但繡品的數量有限。也是提供不了多少的。
“這個,白大人,陝西商幫一年可以供貨的極限全部加起來,應該在五百萬兩銀子之內。”柳直有一種被打臉的感覺,可他不得不說一個實情,要是真的按白名鶴所說,白名鷺將原話寫回去了。整個陝西商幫所有的臉上都不好看。
白名鶴就知道是這種情況,也沒有再說什麼。
白名鷺把家書寫好後,白名鶴說道:“本官下午還有客人,不能相陪了。不是的我白名鶴不近人情,而是眼下我的京城之中身處峰頭浪尖之上,和我走得太近未必是件好事。”白名鶴說的是實話。
柳直能理解。白名鷺得到商輅的教導之後,自然也懂這個道理。
只有來自江西白家的白英傑不懂,不過他不會有什麼想法,以他的身份不敢有什麼想法。
華梅帶著兩個侍女,捧著幾隻盒子過來。
給柳直的一塊龍涎香。淡黃色的。大約有四兩。託柳直帶回家去的是幾塊紅寶石,來自安南的特產,最大的一塊按現在來算就是四克拉最左右,最小的一塊也有半克拉,一共是六塊,至於家裡怎麼分,白名鶴也不想管。
給白名鷺與白英傑一人一套文房四寶,不是那種大明最貴重的,卻也是很精緻的。
“你們還在讀書,學問最重要,不要追求奢華。”白名鶴說罷,又給了每人二十兩銀子,不是白名鶴小氣,而是白名鷺還小,每個月都有固定的生活費給他。
最後一盒是白名鶴早給商輅的,一套真正名品級的文房四寶。
送自己的弟弟出門,再回到後院之時等著門內的清荷對白名鶴說道:“他不象你的親弟弟。因為在你眼中,少了那種對弟弟的疼愛。”
聰明到讓人怕的女人,白名鶴對白名鷺更多的是責任,而不是親情。
“作為兄長,如果不嚴厲,只有疼愛的話。名鷺日後也就是一個富家翁,我白家日後還要靠他支撐呢,我
《大明土豪》 第134節 迷離夜(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