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0部分 (第1/4頁)

千頃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期在鞍鋼體驗生活,並寫出長篇小說《百鍊成鋼》。今天的人們也許早已遺忘了這些作品,但它們卻是那個時代鞍鋼生活的某種寫照。

1958年,北京號召「以鋼為綱」,「為實現1;070萬噸鋼而奮鬥」,冶金部部長王鶴壽雄心勃勃,向毛主席立下軍令狀,鞍鋼工人也全力以赴,要為鋼鐵元帥升帳作大貢獻。但是大鍊鋼鐵的基調是土法上馬,搞全面開花的小土群,而鞍鋼是特大型現代化企業,只能把工作重點放在增產、增效、厲行節約、降低消耗上面,這樣,在大躍進第一階段的1958年,鞍鋼沒有產生甚堋轟動全國的「先進經驗」。

在你追我趕,每天都有先進經驗爆出的大躍進年代,產生不出先進經驗就是保守、落後、右傾。鞍鋼雖然不能搞小土群,但還是有其它潛力可挖。1958年,鞍鋼在工人中普遍開展了「獻工」、「獻點」活動──就是動員工人發揚共產主義精神,改變工時制度和休息制度,主動延長工作時間。但這也談不上是甚堋「創造」,因為大躍進期間,全國各廠礦的工人都普遍加班加點。於是鞍鋼黨委只能另闢蹊徑,創造出一套具有鞍鋼特色,既能與大躍進精神相適應,又能體現出產業工人政治覺悟的新經驗。就在這時,傳出上海求新船廠等企業「工人自動要求取消計件工資」的訊息。受到這些訊息的啟發,鞍鋼黨委迅速在各廠礦發起是否取消津貼的「大辯論」,不言而喻,這類大辯論是不存在對立的兩方真正爭辯的,因為所有人都明白這種大辯論的含意。在一邊倒的形勢下,任何思維健全的人都不會逆潮流,提出「應保留津貼,不應取消津貼」等一類意見。

取消津貼、取消計件工資稱得上是體現共產主義思想的新創舉,問題是,鞍鋼採取的這項改革,究竟是出自工人自發自願,還是導強力引導的結果?

至1958年11月底,佔鞍鋼公司生產工人總數的65%,原先實行計件工資的27個廠礦,已有24個取消或準備取消計件工資。在這之前,計件工資佔鞍鋼工人工資總收入的18。83%,加上各類津貼,一共佔工資總收入的27%,最高者能佔到40%左右。取消津貼和計件工資後,相當數量的工人收入馬上減少。

當年的一項調查資料顯示:1、「同意取消」者佔工人總數的20%;2、「大勢所趨隨大流」者達50%;3、「反對取消或有牴觸情緒的」佔20%。取消津貼和計件工資後,損失最大的是技術熟練工人。統計數字顯示,佔工人總數40%的五級工以上的工人收入都不同程度地削減了收入:八級工每月減少工資21。50元;七級工每月減少工資15。50元;六級工每月減少工資12。50元;五級工每月減少工資6。50元。由於五級工以上工人收入被減少,相應的佔全公司工人總數60%的四級工以下的工人收入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改革的結果是收入相對高的熟練工人的工資與非熟練工人的工資的差距縮小,問題是,那些減少了收入、家庭人口眾多的熟練工人的困難誰來解決?鞍鋼的導者想出了一條妙計:作為取消津貼和計件工資的一種補償形式,每天「向所有工人免費提供一頓大鍋飯」!不知這是否可稱為「經濟民主」?

大躍進的主旋律就是「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鞍鋼工人在這期間提出了幾十萬條有關技術革命和技術革新的「合理化建議」,但是進入1959年以後,鞍鋼的生產情況開始顯現危機,由於原材料、電力嚴重緊張,致使鞍鋼的生產時斷時續。1959年2月,鞍鋼三個軋鋼廠被迫停工,其餘幾個主要軋鋼廠也只能開兩班。更為嚴重的是,由於1958年一年高度緊張,許多工人吃住在車間,大量的獻工、獻點,使生產第一線的工人疲憊不堪,再繼續堅持下來,有難以為繼之虞。

最大的困難是當時已顯露跡象的糧食與主副食品的供應困難。計件工資和津貼取消後,已使許多工人收入減少,加之糧食和食品困難,工人體力急劇下降,造成生產事故不斷。為了減緩生產第一線工人的特殊困難,1959年5月鞍鋼為鍊鋼工人調整了糧食供應的比例:每人每月供應大米10斤,高粱米10斤,白麵兩斤,小米兩斤,其餘為粗糧,但是肉類仍無法解決。

長期奮戰,供應減少,體力下降,引來了工人們的「牢騷怪話」。許多工人留戀「八小時工作制」,甚至羨慕蘇聯工人的生活,說甚堋「如再苦戰,就把老人戰死了,青年人戰倒了」。更多的工人對吃粗糧有意見,認為「糧食豐收了,粗糧反而多了,真不像話」。還有工人直接否定大躍進成績,埋怨說「小麥產量壓倒了美國,就是吃不

《在歷史的風陵渡口》 第20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