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2部分 (第1/4頁)

曾氏六合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上達,必須以官員為橋樑,如果官員存心欺瞞,又不幸遇到昏君,那麼基層民間的疾苦真相,就難見天日了。孟子看出問題的癥結,關鍵就在於有司與人民這層關係。當遇到凶年饑歲的時候,國家明明是倉廩豐足,府庫充實,但是官吏卻瞞上欺下,任那抵不住天災的人民挨餓受凍,老弱餓死,填於溝壑,不得善終;四體健全的,流散四方以求生。這種無法以“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關懷,體恤人民的官員,怎麼可能得到人民的信任,甚至願意為他們犧牲生命呢?

在點出這段社會真相之後,孟子引述曾子的話“出乎爾者,反乎爾者”,就是要讓穆公知道,事出必有因,今日收成之果,無論善惡,必定根植於昔日栽種之因。若真要論罪的話,那麼棄人民於不顧的官員,才是造成惡果的主因。官先不仁,民才不義,人民只是一面鏡子,明白地反映出官員當初的惡行、惡狀罷了。

但是,再進一步看,有司不仁,又是誰造成的呢?當然是任命有司的國君了。國君如果能以愛民之心,推行仁政,必然會任用廉能勤政的官吏,對國家盡忠效命,對人民勤勉任事,人民有災難,一定會赴湯蹈火,以“人飢己飢、人溺己溺”之心去救災,並且及時反映給國君,讓國君做出最適當的決策。相反地,如果官員不能勇於任事,欺上瞞下,最根本的原因,不是國君昏庸無能,就是國君的人格有問題。明朝末年“職方賤如狗,都督滿街走”(見明談遷《棗林雜俎·仁集》),但是卻沒有幾個能為國效命的,結果盜匪橫行,外敵入侵,國破君亡,人民橫死。其真正的原因是明朝神宗以後的皇帝人格行事都有問題啊!

孟子卷·論政治(10)

由此看來,君主若能體察民心,施行仁政,慎選官吏,嚴格督導,就能讓官員勤政,百姓富足;也才能使人民願意患難與共、生死相依。這正是“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離婁》下·三)的道理。

問題與討論

1�“君子遠庖廚”的真義何在?試申論之。

2�“不為”與“不能”有何分別?試舉例說明之。

3�孟子許齊宣王“以羊易牛”為仁術,並說“推恩足以保四海”,試說這二者的關係。

4�梁惠王自認為已經盡心為國了,但是人民並沒有因此加多。孟子以為梁惠王並不知道自己真正的問題出在哪兒。你是否也有這樣的經驗,自認為已經盡心了,但是事情卻不如自己所願,請舉例檢討癥結出在哪兒?

5�孟子引用曾子“出乎爾者,反乎爾者”,告誡鄒穆公什麼道理?

6�孟子認為得民心則得天下,而得民心之道何在?

二、因先尊賢

“因先尊賢”是孟子重要的政治主張。所謂“因先”,是指為政者當依照先朝聖王的典章制度以治國。因為先王殫精竭慮,建立可行的典章制度,後人作為準則,可以收事半功倍之效。所謂“尊賢”,是指為政者當尊重道德崇高的賢士。因為行仁政不能單有善心善政,還必須有賢能俊傑,才能確切輔助君王,實行仁政。

本單元選錄四章,以明孟子“因先尊賢”的主張。治國之道,當遵先王之法,故首先編次“離婁之明”一章。為政必交鄰國,因以大智、大勇之文王、武王為例,說明其道,故編次“交鄰國有道”一章。尊賢使能為仁政之本,故編次“仁則榮,不仁則辱”一章。尊賢既然重要,然則如何識賢而舍不才,是為首要之務,故編次“孟子見齊宣王”一章。

(一)

孟子曰:“離婁①之明,公輸子②之巧,不以規矩③,不能成方員④;師曠⑤之聰,不以六律⑥,不能正五音⑦;堯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今有仁心仁聞⑧,而民不被其澤,不可法於後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故曰:徒善⑨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詩》⑩雲:‘不愆不忘,率由舊章。’遵先王之法而過者,未之有也。

聖人既竭目力焉,繼之以規矩準繩,以為方員平直,不可勝用也;既竭耳力焉,繼之以六律,正五音,不可勝用也;既竭心思焉,繼之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矣。故曰:為高必因丘陵,為下必因川澤。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謂智乎?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於眾也。

上無道揆也,下無法守也;(新浪讀書獨家首發)朝不通道,工不信度;君子犯義,小人犯刑……國之所存者,幸也。故曰:城郭不完,兵甲不多,非國之災也;田野不闢,貨財不聚,非國之害也。上無禮,下無學,賊民興,喪無日矣。

《國學基本教材·孟子大學中庸卷》 第12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