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 (第1/4頁)
小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經 二經 三經 四經
山頂洞人後代向南遷徙的人口分作兩條路線。一條路線是走“山路”,沿著太行山的東坡向南。這一支人口稱作太行人。一條路線是走“水路”,沿著海邊的溼地也是向南。走水路的這一支在古書中稱作東山經人。東山經人到達山東丘陵,又稱作東夷。這一支人口到達了山東丘陵,與山東丘陵的土著匯合。匯合起來的人口在考古上叫作大汶口人。大汶口文化的遺址開始於公元前 4100年,結束於公元前2600年。關於東山經人的遷徙記錄,古書山海經收集在東山經。
一經
(原文)
第1山
東山經之首,曰樕su朱之山,北臨乾昧。食水出焉,而東北流注於海。其中多鱅鱅之魚,其狀如犁牛,其音如彘鳴。
(乾昧,指遙遠的北方。食水就是桑乾河。桑乾河從樕朱山發源出來。海,不是今天的渤海,海水還沒有後退,大約在北京,周口店一帶。鱅鱅,這是以水中生物為食的哺乳動物。古書中多次出現。這是因為,始族的早期,始族人撿拾水中的“活師”為食物,“結識”了鱅鱅之魚。)
第2山
又南三百里,曰藟lei山,其上有玉,其下有金。湖水出焉,東流注於食水,其中多活師。
(在桑乾河南三百里,一條叫作湖的水流向東流進桑乾河。活師,在今天叫作蚌和螺。請讀者注意,樕朱人是沿著“海邊”向南遷徙,這活師可能是海蚌和海螺。樕朱人撿拾活師為食。)
第3山
又南三百里,曰栒犬(木旁)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碧石。有獸焉,其狀如犬,6足,其名曰從從,其鳴自叫。有鳥焉,其狀如雞而鼠毛,其名曰(此蟲)鼠,見則其邑大旱。(水只)水出焉,而北流注於湖水。其中多箴zhen魚,其狀如(雙人反文魚),其喙如箴,食之無疫疾。
(北流注於湖水,可知栒犬在湖水南。)
第4山
又南三百里,曰勃壘之山,無草木,無水。
(無草木,無水,顯然是遺址。)
第5山
又南三百里,曰番條之山,無草木,多沙。減水出焉,北流注於海,其中多(魚感)魚。
第6山
又南四百里,曰姑兒之山,其上多漆,其下多桑(木節)。姑兒之水出焉,北流注於海,其中多(魚感)魚。
(北流注於海,是說減水和姑兒水從分水嶺發源,向北流入海河水域。)
第7山
又南四百里,曰高氏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箴石。諸繩之水出焉,東流注於澤,其中多金玉。
(澤,太行山東坡海浸的水域。)
第8山
又南三百里,曰嶽山,其上多桑,其下多(木雩yu)。(木樂)水出焉,東流注於澤,其中多金玉。
第9山
又南三百里,曰犲chai山,其上無草木,其下多水,其中多堪(予予)之魚。有獸焉,其狀如夸父而彘毛,其音如呼,見則天下大水。
(夸父,在這裡是動物。夸父能夠大水,可知以後演變出來夸父追日的神話。)
第10山
又南三百里,曰獨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美石。末塗之水出焉,而東南流注於沔,其中多(雙人反文魚)(蟲庸),其狀如黃蛇,魚翼,出入有光,見則其邑大旱。
(獨山,已經在黃河水域。)
第11山
又南三百里,曰泰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金。有獸焉,其狀如豚而有珠,名曰狪狪tong,其名自叫。環水出焉,東流注於江,其中多水玉。
(環水,從行文看,是黃河注入淮河的支流。江即是淮河水域。)
第12山
又南三百里,曰竹山,(金享)於江,無草木,多瑤碧。激水出焉,而東流注於娶檀之水,其中多茈ci嬴(羊)。
(註釋與探索)
在遙遠的北方,桑乾河邊,一支叫作樕su(朱蟲蟲)的始族。這支始族傳說在東方海灣裡有象海豬似的動物。這是古老的傳說。
海灣消失了,桑乾河變淺了,始族分支了,食物枯竭了。一次大洪水迫使樕朱始族開始了遷徙。樕朱人向南,有一片湖。湖水向東流進桑乾河。簌朱人在湖邊住下來,撿拾蚌螺。
也許是幾百年以後,也許是千年以後,簌朱人向南來到叫作栒(木犬)的地方。栒犬在(
《大商演義》 第7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