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1/4頁)
青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政的新組織。在武漢,起義過程中領導機關被破壞,威望欠缺的革命者把新軍混成協統領黎元洪推出來擔任都督。黎對士兵尚好,有人緣,但膽小,害怕革命。武昌起義有三位元勳:孫武、蔣翊武、張振武。黎當都督後,孫武和共進會支援黎,而蔣和張則同黎合不來。在江蘇方面,上海起義成功後,立憲派人士都與革命派合作,參加革命政府的組織活動。11月5日,江蘇巡撫程德全在各地督撫中首先反正,張謇隨後也參加了革命方面的活動。
在戰爭方面,武漢和南方各省新軍在起義過程中大多解體,只有少數幾支部隊的組織系統和指揮系統保持完好。辛亥革命是城市革命,但中國經濟落後,還沒有工人階級的組織,新招募計程車兵大多來自城市遊民,沒有紀律,沒有戰鬥力。
清廷接到武昌起義的報告後,手忙腳亂。滿族親貴掌握著國家軍政大權,但都是些紈絝子弟,總理慶親王奕劻更是老朽貪婪,沒有應付事變的能力。10月12日,清廷命陸軍大臣蔭昌督師,率兩鎮新軍組成第一軍前往湖北鎮壓,隨後命馮國璋率第二軍前往。但蔭昌怎能指揮得動袁世凱訓練出來的軍隊?清軍雖然控制了武勝關戰略要地,守住了劉家廟,但就此停頓在那裡,沒有進展。10月14日,清廷不得已重新起用袁世凱,死到臨頭,仍是小肚雞腸,只是任命他為湖廣總督。袁世凱雖然在野,他的潛勢力廣播朝野。是年6月10日,張謇去北京途中,特意前往彰德拜訪袁世凱,對袁的期望很大,兩人廣泛討論了對時局的看法,談得十分融洽。武昌起義之後,袁世凱雄心勃發,看到重新掌握權力的機會來了。他知道昏庸的滿族親貴是沒有能力應付如此巨大的事變的,他也不願再屈從於滿族親貴之下,權力有限的湖廣總督,當然也無法滿足他的權力慾望。他接到任命後立即以足疾未愈做藉口,拒絕出山。這時,各地起義的規模越來越大,清廷沒有辦法,只好於10月27日將蔭昌撤回,將第一軍交馮國璋統率,任命袁世凱為欽差大臣,全權節制前線各部。袁世凱重新掌握軍權,立即奔赴湖北孝感前線,指揮作戰。11月1日,馮國璋即攻佔漢口。是日,奕劻辭職,袁世凱接替擔任了內閣總理大臣的職務。13日,袁世凱到達北京就任,22日,要求停止入對奏事,也就是說,他行使行政權力時,不再需要事事得到攝政王的批准。不久,懦弱的攝政王載灃也回家不幹了。袁世凱非常順利地借用了革命黨人的力量,東山再起,掌握了空前的、全面的國家權力。
2.開國紛爭:革命黨的權力佈局(2)
以英國為首的列強勢力,在革命運動迅速擴充套件後,採取了金融中立的政策。他們知道,中國的海關掌握在自己手裡,清政府和革命政府都沒有進行戰爭所必需的財政經費,可以用控制清廷和革命軍方面財政經費的辦法,來控制中國政治局面的發展。他們以往與袁世凱打交道已經很久,英國駐華公使朱爾典和袁世凱交往很深,希望由袁世凱來控制住已經混亂的局面。11月15日,英國外交大臣格雷指示朱爾典,闡述了對華政策:“我們對袁世凱懷有很友好的感情和敬意。我們希望看到,作為革命的一個結果,有一個強有力的政府,能夠與各國公正交往,並維持內部秩序和有利條件,使在中國建立起來的貿易獲得進展。這樣一個政府將得到我們能夠提供的一切外交上的支援。”列強在事實上是中國內部鬥爭的關鍵性的加權力量。
武漢的政治、軍事局勢一直很混亂,同盟會領導人黃興、宋教仁遲至10月28日才趕到武昌,希望整理那裡的局勢。但是,他們對形勢的判斷太遲鈍了,喪失了領導的時機,黎元洪鞏固了他的權力,漢口也旋即失守。11月3日,黎元洪登臺拜將,授予黃興為中華民國軍政府戰時總司令,指揮作戰。
黃興,生於1874年10月25日(清同治十三年九月十六日),湖南善化人(現長沙),原名軫,號慶午,東渡日本求學時改名興,號克強。他的字號繁多,以後者比較流行。父親是個秀才,是個家境寬裕的鄉紳人家。少年時攻讀八股文,準備科舉。中法戰爭後,受時局刺激,為了救亡圖存,也開始追求新知識和學習拳術。1896年考中秀才。1898年,因學習優秀,調湖北兩湖書院學習。兩湖書院系湖廣總督張之洞創辦,增加了許多新學知識教育。清廷的倒行逆施,使他萌發了革命思想。1902年被選派到日本學習,創辦《遊學譯編》,開始宣傳革命思想。1903年回國,在長沙建立革命組織華興會,任會長。1904年在長沙舉行起義,事洩失敗,流亡日本。1905年與孫中山一起組織中國同盟會
《真假共和》 第5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