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1/4頁)
旅遊巴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始終被毛澤東視為立軍之本、建軍之魂。1935年6月,四川懋功,紅一方面軍與紅四方面軍勝利會師。張國燾將軍權看得高於黨權,依恃兵多槍多公然伸手向黨要權,甚至企圖以武力危害中央。沒有達到目的後,他公然違抗黨的北上戰略方針,擅自率領右路軍南下,並另立“中央”,自封主席,走上了公開分裂黨分裂紅軍的道路,最終在屢遭失敗、無法生存和全黨全軍的反對下,不得不撤銷其另立的中央,重新北上。
毛澤東在總結教訓時指出:“我們的原則是黨指揮槍,而決不容許槍指揮黨”,“共產黨員不爭個人的兵權……但要爭黨的兵權,要爭人民的兵權”!
爭黨的兵權,爭人民的兵權,在任何情況下都決不容許其他勢力插手人民軍隊。
劉庭華(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所研究員)全國抗日戰爭爆發後,紅軍主力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國民黨方面要派特務頭子康澤到八路軍任政治部副主任,毛澤東一口回絕。為了抗戰,我們可以換上青天白日帽徽,但決不容許康澤之類的特務插手人民軍隊。
全國抗戰初期,王明從蘇聯飛到延安,主張“一切透過統一戰線,一切服從統一戰線”,要求八路軍、新四軍與國民黨軍實行統一武裝、統一編制、統一紀律,一句話,要取消共產黨對八路軍、新四軍的絕對領導。毛澤東堅定地指出:八路軍、新四軍是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不是國民政府的武裝。
為確保黨對軍隊絕對領導原則的落實,毛澤東逐步確立了一整套黨領導軍隊的組織制度,其中最重要的是三大環節:
王幸生(軍事科學院軍隊政治工作研究所所長、研究員)一是政治領導,就是用黨的方針、政策和路線統一全軍的思想與行動,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與黨中央、中央軍委保持高度一致;二是思想領導,不斷用馬列主義的先進理論與思想武裝官兵,確立無產階級世界觀;三是組織領導,建立各級黨的組織,形成與部隊建制體系相適應的組織系統,實行黨委集體領導下的首長分工負責制,黨的集體領導與軍事指揮高度統一。
三 黨指揮槍 槍服從黨(3)
軍隊政治工作是實現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根本保證。毛澤東為政治工作確立了三項原則:官兵一致,軍民一致,瓦解敵軍。官兵一致,就是要徹底廢除舊軍隊中的軍閥主義,建立官兵平等、同甘共苦的新型官兵關係。他首先要廢除官兵生活上的不平等待遇。
陳力(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所研究員)羅榮桓回憶說:“秋收起義以前,軍官每頓飯菜都是四菜一湯,和士兵待遇懸殊很大。三灣改編後,官兵艱苦與共,待遇改成完全一樣,幹部和士兵吃一樣的飯菜,穿一樣的衣服。”從毛澤東做起,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改革。
如果說生活待遇還僅是一種形式,毛澤東要求建立健全各級士兵委員會,則具有深刻的內涵。他把士兵委員會的工作,視為在紅軍中確立民主制度,徹底廢除舊軍隊陋習,建立新型官兵關係的有力武器。
紅軍初建時,來自於國民革命軍的部隊,軍閥習氣嚴重,官欺兵、兵欺民早成慣例。毛澤東就是要打破這個陳規。士兵委員會委員透過民主選舉產生,兵對官有監督權,可以提出批評,甚至有制裁權。這是亙古以來中國軍隊從未有過的新制度。正是這項制度,消除了官兵之間的隔閡,消除了士兵的僱傭兵心理,開創出人民軍隊獨有的民主制度。
1948年1月,毛澤東親筆起草了題為《軍隊內部的民主運動》的黨內指示,賦予軍隊中的民主生活以新的內涵,他創造性地提出了三大民主的概念。
王幸生(軍事科學院軍隊政治工作研究所所長、研究員)軍隊中的三大民主,就是政治民主、軍事民主和經濟民主,“放手發動士兵群眾、指揮員和一切工作人員,透過集中領導下的民主運動,達到政治上高度團結、生活上獲得改善、軍事上提高技術和戰術的三大目的”。
三大民主中,軍事民主令人耳目一新。練兵中,官教兵,兵教官,兵教兵,互教互學;作戰時,群策群力,召開諸葛亮會,研究破敵之策;作戰後,講評討論,共同提高。
千萬不要小瞧這種看似簡單的工作方法,一旦士兵們的智慧融入了部隊的作戰行動,任何奇蹟都可能發生,許多卓有成效的制勝戰法就是誕生於這種軍事民主之中。
民主制度使得人民軍隊內部關係煥然一新,而嚴格的群眾紀律,則使得人民軍隊與人民群眾魚水相融、親密無間。毛澤東在建軍之初,就為紅軍立
《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第3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