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 (第1/4頁)
絢爛冬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1.鍛鍊孩子獨立做事的能力
有意識地交給孩子一些工作,讓他們獨立完成。比如洗自己的小手絹、自己穿衣服等。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逐漸增加事情的難度。做之前提出要求,鼓勵孩子認真完成。如果孩子遇到困難,不能讓他半途而廢或者自己代替孩子完成,而是要在語言上給予鼓勵和指導,讓孩子把事情獨立做完。
2.做事有始有終
首先自己做事情也要有始有終,才能要求孩子做到。當然孩子對某一件事情的興趣也許只是好奇,當好奇心一過,可能就會失去興趣,進而放棄。所以,我們就要做孩子的監督員。當我們交給孩子做的事情,哪怕是很小的事情,也要有檢查、督促以及對結果的評價。這樣才能培養孩子持之以恆,認真負責的習慣。
3.讓孩子對自己的責任心感到自豪
當孩子幫家裡做了某件事情以後,家長一定要及時給予誇獎和鼓勵。簡單的一句鼓勵可能就在孩子心中種下責任的種子。
4.對自己的事情負責
當孩子做錯事以後,我們不能替孩子開脫。這樣只會養成孩子的依賴心理和遇到困難就逃避的習慣。比如,當孩子不小心損壞朋友家的物品時,也許朋友不會要求你作出什麼賠償,但是你應該讓孩子知道,是由於自己的過錯才造成了這種後果,應當給予賠償。之後一定要帶孩子一起買東西去朋友家道歉。
5.信守承諾
首先父母就要為孩子做出遵守諾言的榜樣。無論作出什麼許諾,都要儘可能地實現,如果不能實現的話,一定要向孩子說明。告誡孩子不要輕許諾言,一旦許諾,就必須努力執行。
6.榜樣的力量
向孩子傳教傑出學者勤奮學習、摘取勝利果實的動人事蹟。同時還要多帶孩子參觀科技展覽,鼓勵孩子參與科學實驗。讓孩子自覺、勤奮、認真地學習科學文化知識;讓他們自律地形成追求學習、渴望學習的責任感。千萬不要用賄賂的方式來讓孩子學習。比如“你這次考試得100分,我給你買什麼”,這樣的說話只會漸漸造就孩子唯利是圖的性格。
7.家庭環境
嬌慣、過度保護孩子,只會讓孩子養成自私自利、為所欲為的性格。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後就會缺乏對社會和他人的責任心。而讓孩子絕對服從的教育方式只能培養出唯命是從、毫無主見、不敢負責的人。所以我們應該對孩子採取民主的態度,鼓勵孩子獨立思考,允許他們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8.關愛他人
孩子心中有愛,關心他人,善待他人,這是培養孩子對社會的責任心的基本要求。所以,平常我們應該主動教育孩子關心老人、病人和比自己小的孩子。當家裡有人生病的時候,可以讓孩子試著去照顧病人。讓孩子記住家人的生日,鼓勵孩子給家人送上一份生日禮物。
責任心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媽媽們長期的堅持以及家人的以身作則。要透過孩子自身的實踐體驗,家長親歷親為是無濟於事的。家長自身對家庭、對社會的責任心如何,對孩子來說是一面鏡子。父母的責任心可以折射出孩子的責任心。一個對家庭、社會毫無責任感的父母,不可能培養出有責任心的孩子。
所以,讓我們共同努力吧!
如何培養孩子的愛心(1)
世界因為有愛才精彩,生活因為有愛才會幸福,心靈因為有愛才能富足。每個人都是在“愛”中誕生,在“愛”中成長。不敢想象,如果一個人沒有了愛,他將變成什麼?仁愛是人類最光輝燦爛的人性,最崇高最偉大的品德。所以,教子做人,首先要賦予他一顆仁愛之心。
可是,現實生活當中,我們的“小皇帝”、“小公主”是怎麼做的呢?好飯菜要獨吃、先吃;衣服鞋帽要父母幫穿、脫;只知道伸手向父母要這要那,對父母卻從不關心。父母生病不聞不問;自己的生日記得清清楚楚,可是對於長輩的生日卻是毫不知曉。
也許這樣的孩子是少數,但這也說明了一個問題:只知索取,不知付出;只知愛己,不知愛人。這是我們教育孩子過程中必須避免的問題。孩子為什麼會變成這樣?根源就在父母的私愛和溺愛。“自私自利”、“自我中心”是培養孩子愛心的大敵。所以,為了不讓孩子的愛心枯涸、泯滅,我們不僅要愛孩子,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學會“愛”。
這是一個真實的感人的故事:
瑞恩是加拿大的一個很普通的男孩。一次,6歲的瑞恩在讀一年級時,聽老師講起了非洲的生活狀況
《做偶像老爸老媽》 第8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