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2部分 (第1/4頁)

莫再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十多公里)方面去了;第十五軍的六十四師大約還剩下一千多人,可能已由中官渡附近過了江(指彭水附近的黔江);鍾彬自己手裡還掌握著七十九軍殘部一千多人;和兵團直屬部隊一千多人,準備在第二天大清早開往白濤鎮附近佈防,作最後一次的掙扎。他對宋希濂嘆息說:“明知是死路一條,但事已如此,又有什麼辦法呢!”

宋希濂同意鍾彬率殘部開往白濤鎮,因為照他想,陳克非的第二軍主力撤到白馬山一帶佈防後,左翼即可與白濤方面聯絡,造成最後一道防線。這樣,他也覺得自己盡了最大的努力,蔣介石和國防部對他也就無可責難了。當天晚上,宋就在白馬場南面的一棟民房裡落腳,蒐集各方情報,徹夜難眠。

二十二日早晨五點鐘,宋接到訊息,說白濤鎮已在二十一日晚上被解放軍佔領,他立即派人去找鍾彬,準備叫他停止向白濤鎮前進,但鍾彬已於半小時以前,乘民船順江而下。後來才知道,就在當天上午十一時左右,他在白濤鎮被解放軍俘虜,其殘部二千多人,到第二天亦被殲滅。至此,作為宋部左翼的第十四兵團,宣告完蛋了。

事實也說明,宋希濂車過武隆時所聽到的傳聞,也並不是謠言,二十一日下午,確有解放軍的一部,在羊角磧上游的一個渡口過了江,迅猛地搶登了白馬山頂,控制了交通要口,因此,沿川湘公路撤退的第二軍部隊,只有軍直屬部隊的一小部分約一千多人,透過了白馬山,其餘大部分,都在白馬山以東地區,被解放軍俘虜了。

後繼的第二軍第五師殘部(該師在文武堂附近被殲逾半)、第七十六師主力、第一六四師殘部、第六十四師殘部,聽到白馬山退路已被截斷,都趕快找僻靜小道向南逃竄。後來他們一直逃竄到川滇黔邊區。到了一九五①年春,在解放軍寬大政策感召下,他們與第十五軍一六七師殘部等一起,也投靠了人民。至此,陳克非的第二十兵團也基本結束了。

且說解放軍佔領了白馬山後,即以一部向白馬場前進。

二十三日上午九時,宋希濂接獲訊息,說解放軍離白馬場只有六七里了。他趕快下令“川湘鄂邊區軍政幹部學校”的教導總隊,在白馬場附近佔領陣地,準備作戰;並秘密告拆他們,於四小時後即須開始撤退,不要與解放軍膠著,以致不能脫離,其他零星隊伍,則一律開往南川待命。

宋希濂本人,則於正午離開白馬場,到黃昏時分到達南川。他清查了一下剩下來的力量,認為其時可以為自己完全控制的,大概尚有一萬人左右,計為:司令部直屬部隊——警衛營、工兵營共約二千多人,一二二軍丁樹中殘邱約三千人,一二四軍顧葆裕殘部一千八百多人,川湘鄂邊區軍政幹部學校的學生教導總隊共約三千人。

晚飯後,宋召集了軍長丁樹中、顧傈裕、軍政幹部學校代理教育長孔方、邊區總部參謀長羅開甲、辦公室主任陳定等人,一同密商以後的出路問題。

問題是:退到重慶去聽候國防部處置嗎?這不僅會受盡那些人的揶揄,同時,見了蔣介石,顧祝同時,說些什麼好呢?這樣做,犯得著嗎?而事情已經很明顯,西南快保不住了,整個大陸都站不住腳了,蔣介石也毫無辦法。大家也不可能都到臺灣去。蔣介石今後也管不了大家了,又何必再去受氣呢?

可是,不這樣,那又多麼辦呢?向解放軍接洽投誠嗎?各人義都懷著十分疑慮的心理,恐怕此路走不通。雖然,他們都知道過去被俘的軍官,包括高階將領在內,並沒有人被殺掉;但聽說有些人要做工,這樣的生活也不妙。其中尤其是了樹中,他原名丁昌,做過憲兵第二團副團長及憲兵司令部的警務處長,殺害過不少共產黨人和進步人士,疑慮更多,所以他和羅開甲兩人,對於投誠問題都力持反對。至於宋希濂本人,與張治中有二十多年曆史,張治中在赴北平之前,曾說會寫信給他,可是一直不見有信來;而且有人謠傳,張到了北平之後,行動也不自由,把這些情形加在一起他也覺得投誠這條路不能走。

那麼,是不是把身邊的人馬帶到成都附近去,靠攏胡宗南,以謀共存呢?想來想去,覺得這樣寄人籬下,信仰由人,亦非善策。

各人商量來,商量人,最後得到這樣的結論:“走!不管一切,不顧一切。快點走,走到較安全的地方去,不要被共軍包圍殲滅。”

於是就商量往哪裡走的問題。選定的目標是:

第一步:西昌;

第二步:滇澗邊境的騰衝一帶。

路線呢?大家認為要儘量避免走大市鎮,藉以縮小口標,要選擇一些偏道,

《逐鹿陝川康》 第12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