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一百三十三章 生死關頭 (第1/3頁)

閃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俄國戰敗,把英法逼入了絕境。

十一月三十日,英國下議院以全票贊成,透過了首相博納-勞提交的強制徵兵法案,要求所有適齡英國公民服兵役。次日,英國下議員以絕對多數票,透過了海軍的戰時戰艦建造規劃法,把一九一六年的海軍軍費由原先訂下的十二億英鎊提高到二十四億英鎊,新增十艘主力艦的訂單。十二月,英國下議院還透過了一項決議,即要求所有自治領必須全力協助宗主國。

可以說,到這個時候,英國才算真正進入了戰爭狀態。

問題是,現在才開始動員,未免也太遲了一些。別的不說,就算在一九一六年追加建造了十艘主力艦,最快也要到一九一八年底、甚至是一九一九年才能建成服役,根本趕不上最關鍵的時期。

與英國一樣,法國也在十一月與十二月透過了多項與戰爭有關的法案。

只是,法國也存在同樣的問題,即在一九一五年底採取的任何措施,都難以在數個月內收到成效。

已經有足夠多的跡象表明,接下來的幾個月將決定歐戰的勝敗。

別的不說,德意志第二帝國絕對不會給英法太多的時間,肯定會在一九一六年上半年發動一場大規模戰略進攻。更重要的是,在得到來自東線的援軍之後,德軍在西線將獲得足夠明顯的兵力優勢。如果英法聯軍無法在一九一六年上半年頂住德軍,那麼法國肯定會在一九一六年戰敗。

法國戰敗了,英國還有得打嗎?

如果德意志第二帝國只有一支強大的陸軍,英國還沒有必要擔心什麼,因為英吉利海峽足以當住所有來自陸地上的敵人。問題是,現在的德意志第二帝國不但擁有整個歐洲、乃至全世界最強悍的陸軍,還擁有一支不亞於英國的海軍。在這支強大海軍的支援下,狹窄的英吉利海峽就不再是不可逾越的鴻溝了。

可以說,只要法國在一九一六年戰敗,英國最多再堅持一年。

相反,即便法國最終戰敗,但是隻要堅持到一九一七年、最好是一九一八年,等到英國的戰爭政策開始發揮作用,那麼英國至少能夠確保在海洋戰場上擊敗對手,從而避免被德意志第二帝國擊敗。

由此可見,一九一六年是最為關鍵的一年。

問題是,僅靠英法,以及英國的自治領,根本不可能擊敗強大的德意志第二帝國。

為此,英法就需要拉攏更多的盟友,特別是有實力的強國。

這次,急的不僅僅是英國,還有法國。

十二月,法國正式向義大利做出承諾,只要義大利加入協約國集團,除了在戰後把奧匈帝國侵佔的地區歸還給義大利之外,還將把法意邊境上存在爭議的地區劃給義大利,並且承認義大利在地中海的主導權。

緊接著,英國也明確表示,將承認義大利在地中海的霸權地位。

問題是,義大利的領導人也不是笨蛋。在英法開出這些條件的時候,德意志第二帝國正如日中天,而且奧匈帝國也走出了戰爭初期的失敗陰影。在義大利當局看來,英法的承諾不過是建在空中的閣樓。說得簡單一些,如果協約國集團打輸了這場戰爭,那麼英法的承諾就沒有半點價值。

再說了,如果義大利加入軸心國集團,就算沒有辦法獲得由奧匈帝國控制的地區,也至少能夠得到與法國存在正義的領土,而且同樣能夠得到地中海的霸權,甚至能夠把英國徹底趕出地中海。

正是如此,在英法開出新的價碼後,義大利也變卦了。

在回應法國的時候,義大利明確提到,法國不但要在領土上做出讓步,還要在戰後撤消地中海艦隊,並且在戰爭期間把遠東、非洲與南美洲三分之二的殖民地轉讓給義大利,義大利才會考慮參戰。

在回覆英國的時候,義大利直接提到,英國承認義大利在地中海的霸權,就得把直布羅陀要塞、馬耳他島、亞歷山大港與蘇伊士運河交給義大利管理,不然英國做出的任何承諾都毫無意義。

有趣的是,在漫天要價的同時,義大利卻降低了自身的義務。

當時,義大利只承諾在巴爾幹半島與亞得里亞海用兵,不參與西線戰鬥,也不參與英法聯軍在其他戰場上的行動。

說白了,就是義大利單獨在阿爾卑斯山南面開闢一條戰線。

對英法來說,義大利的要求顯然太高了,而且所付出的代價太低了,義大利參戰的意義也不夠明顯。

事實上,這個時候的義大利更加傾向於加入軸心國陣營。

在與英法接觸的時候,

《帝國風雲》 第一百三十三章 生死關頭(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