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1/4頁)
溫暖寒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引子
古往今來,盜者琳琅多變,可謂各有師法。在這裡所說的一個關於盜賊的故事,不像已有的跳梁越脊,時遷鼓騷,雞鳴狗盜;亦不像曹操曹阿瞞,軍閥孫殿英輩的摸金盜墓,強掘蠻奪。我所要說的鼠洞之盜,相對而言是比較文明,亦相對無傷大雅和倫理的偶發之盜,自然之盜。即便是此種小規模的文盜,當生於亂世,生於兵災炮火之人,即使僅是想要做個謀生存或對某類事物(如各式各樣的藏寶)興趣追究的鼠盜人物,亦不可有所平安,得個善始後善斷。特別是,當因為某些原因,自己不由自主地牽涉扯連其中之時,這樣的低微俗求,亦是難以周全。人生不如意十之*,更何況是生在亂世,中華奇禍四起的流年時代?
有關的這個故事中,我想最為受人熟知的莫過於一個叫山下奉文,和一個名兒玉譽士夫的日本將軍。這兩人與本書故事並無直接關係,但只要聽過山下奉文藏金的人,都會知道這樣的一個故事所要說明的問題。
寫作本部小說,最終的本意就是為了說明,或是儘可能地以一箇中國人的視野和思維,說明幾個懸疑於歷史的謎案:山下奉文藏金真有其事嗎?在整個長達十四年——從一九三一的九一&;#8226;八到一九四五八月十五——的侵華戰爭中,中國到底有多少黃金寶藏遭到侵略者的掠奪?這些掠奪者的掠奪是否跟《指向死亡的寶藏》一書所說,受害者僅為國家銀行和各種權傾貴族及商賈豪紳,這些人的財富又是如何遭到掠奪的?你可知道,宋朝年間,中國一年的財政收入,達到了當時的一萬億兩白銀,相當於全世界國家和王朝財政收入的二分之一嗎?你可知道,直到一八二零年,中國的財富依然佔到全世界的三分之一嗎?藏寶與寶藏,掠奪與反掠奪,對中國的五千年社會文化而言,是否是一種常見的基本文化現像?在種種關於寶藏及財富的傳說中,有關曾國藩兄弟掘到的天朝遺寶是否確有其事,除天朝遺寶之外,有關沈萬三等封建王朝時代富豪人群的藏寶,或其最有可能的寶藏形式和方式等,是否存在過,或今天還存在?
這樣的一個問題,恰巧是在六十多年前的那場對日反侵略戰爭中,有幸被我的一個表親中的外曾祖母的堂哥,也就是我的一個表外曾祖舅,舅老太爺給碰上了。
故事的背景發生在一九三七年。這年的八月是個多事之秋,八月初日本人打敗駐防北平的二十九軍,佔駐古都北平;而在一九三七年的八月十三日,中日雙方所有積聚的戰爭矛盾,進一步激化,產生了以八月十三日為始的中日淞滬會戰。三七年八月六日,廣西的桂系抗日作戰部隊,成為第一支趕赴淞滬戰場的中國地方軍閥部隊,北上抗日。
這一切的歷史偶然,都跟我的外曾祖舅少年時代發生的故事,緊密地相系起來。 。 想看書來
第一章 鼠洞
我的外曾祖舅叫柳魚子,出生在離鬱江不遠的一個臨水小村上,村子三面環水,一條甬道從村後山嶺間通向遠方各處的圩集。
民國二十六年,日本人成功入侵盧溝橋之時,他剛好十六歲,因家上祖宗三代在離家二十里的石塘鎮上做鐵匠,柳家那時也算是一方鄉鎮野集的個體手工企業家,所以,向來家道卻也殷實寬鬆。
我的外曾祖舅,不僅從幼年起就到私塾讀盡三百千(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的簡稱),在十五歲鎮辦高小畢業時,家裡還託了關係,將他考送到離家三百公里外,其時的廣西首府桂林郡,進讀桂系李宗仁政府開辦的進步陸軍中學,三七年盧溝橋事變,直至八月的淞滬會戰,外曾祖已經在桂系的陸軍中學學習了八個月,基本上成了一名地方部隊基層的軍事指揮官。
從一九三二年起,廣西的軍閥政府大力整治區內軍政,提出了有關三寓三自的口號,其中,寓將於學,就是其中重中之重。那時候,在桂系的各地方大城市上,開設的有名軍事院校種類繁多,如人所盡知的黃埔南寧四分校,玉林中山講武堂,柳州講武堂等,都是各種在當時中國頗富盛名的軍事分院校,而我的曾祖就讀的桂林陸軍中學,卻是其中種種相比更具特色的地方軍政府自辦的模範中等將官學校。
曾祖柳魚子考入陸軍中學,在桂林倏忽半年多,在夏季時節的七月七日,盧溝橋打響了,戰事一起,桂系的軍隊就進行了出桂抗戰的準備,曾祖柳魚子所在的陸軍中學屬於軍方所辦,許多學生軍官都積極投入到了抗日的一線,血書請戰,踴躍報名,參加到抗戰的隊伍中。曾祖柳魚子也是其中活躍的一份子,桂系軍隊的集結動員令一到學校,就積極地跟學校的同學教員,投入到了報
《中華藏寶》 第1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