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1/4頁)
打死也不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自我實現人假設比“社會人”假設又進了一步,它更加關注員工的高層次需要和個人發展,在此基礎上的“Y理論”第一次提出要把組織目標與員工個人目標結合起來,使管理活動從“用人”提高到了“發展人”。
【複雜人假設】
20世紀60年代末,史克思等人提出了“複雜人(plex man)”的人性假設。
他們認為,人的需要和動機是很複雜的,並不是單純的經濟人,也不是單純的社會人,更不是單純的自我實現人。這三種假設雖然各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並不適用於一切人,人的需要和動機不僅因人而異,而且一個人在不同年齡、不同時間、不同地點都會有不同的表現,並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和經驗的增加、地點的變化而變化。
複雜人假設的主要觀點如下:
(1)人的需要是多種多樣的,且不斷變化,需要的層次不斷改變;
(2)在同一時間,不同的需要和動機組成複雜的動機模式,共同決定人的行為;
(3)隨著工作和生活條件的變化,人會不斷產生新的動機,也就是說,人的動機形成是內部需要和外部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
(4)在不同的組織或組織的不同部門會表現出不同的需要;
(5)無論什麼動機,都可能導致最高的生產率;
(6)由於人的需要不同、能力各異,對同一管理方式就會有不同的反應,因此,沒有一種管理方式適用於任何人。
複雜人假設汲取了經濟人假設、社會人假設和自我實現人假設的優點,並充分體現了“權變”的理念,即“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對管理理論和實踐產生了重大影響,基於此假設的權變管理理論在20世紀70年代風行於西方,至今仍廣泛地指導著各類組織的管理活動。 txt小說上傳分享
【主觀理性人假設】
“理性”一詞發端於18世紀法國思想家提出的與上帝的“神性”相對立的“人性”,是指人的行為不應該對虛無的上帝負責,而應當對自己負責,凡是有利於滿足自我利益的行為即屬理性行為。理性可分為客觀理性和主觀理性。
一些學者認為,英國古典經濟學家們的“理性人”假設、巴納德和西蒙的“有限理性人”假設,都是對人的客觀理性的認識,即人的行為的“客觀結果”總是有利於最充分實現自我利益,而沒有考慮到人的主觀理性。
他們認為,“主觀理性人”總是根據“自身價值判斷”,以主觀上認為最有利於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標準作出決策。其主要觀點有:
(1)每個人具有不同的偏好集(即各種偏好的總和),構成獨特的自我價值判斷體系,該體系的形成受到先天因素和後天因素的影響,且處於不停的變化之中;
(2)每個人之間價值不可比較、不可加總;
(3)個人是自我價值判斷的惟一源泉,每個人都有特定的自我主觀價值參考系;
(4)每個人都是以自我為本位的具有主觀理性的人本主義者;
(5)每個人都把自我感悟到的一切人生遊戲放進自我存在的大本營中來處置,其處置的一般規則是:採取自以為最優的遊戲策略謀求儘可能充分地實現自我主觀價值;
(6)由於每個人能力的有限性和某些不可測因素,主觀理性的行為往往不一定取得客觀理性的效果。
這些學者認為,主觀理性人假設很好地把經濟人、社會人、自我實現人、複雜人統一了起來。
“主觀理性人”較之以前人性假設最大的進步就是引進了價值評判標準概念,使得個體選擇有了賴以判斷的價值參照系,因而也就有了對決策效果的評價尺度。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健康人性模式】
人性的形成是社會條件與個人心理成熟水平相互作用的過程。那麼,假設社會發育、個性心理都達到了完成成熟的水平,健康的人性是什麼樣子的呢?一些學者的描述如下。
(1)奧爾波特模式:人格特質理論的創始人奧爾波特(G。 W。 Allport)建立了成熟人格的七條標準,分別是自我感的擴充套件,自我與別人的親密關係,安全感,現實主義的知覺,有一定的技能和任務,自我客觀化,統一的人生觀;
(2)羅傑斯模式:人本主義心理治療——“患者中心療法”的首創者羅傑斯(C。 R。 Rogers)認為健康人格不是人的狀態,而是過程
《企業管人要典》 第2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