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十四章:老營建設 (第1/2頁)

阿牛哥的藍白情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楚雄就在那裡盯著李耀祖將8千銀元發下去後,才帶領二排離開了李家村。

神仙嶺那邊還有一堆事等著他去處理,李家村這邊先擱置一段時間再說。

這次俘虜了150多名土匪,他需要剃除一部分歪瓜裂棗,其他的經教育改造後,補充進七連。

回到神仙嶺之後,楚雄終於有時間看看胡雙槍的寶庫內有啥好東西了。

胡雙槍為匪多年,乾的就是搶掠過往商旅和綁票勒索的事,光寶庫內的黃金就有800多兩,銀元156萬餘元,另外還有大量古董、字畫無法估價。

囤積的糧食有十幾萬斤,夠七連現有人員吃一年多了。

相對於剿匪的收益來說,從李家得到的那5千銀元就還怎麼夠看了,還是剿匪有“錢途。”

等騰出手來後,看看附近還有沒有土匪需要清剿,八路軍當仁不讓,順便搞點副業。

當務之急有兩件事急需解決,一個是部隊調整的事:

楚雄決定七連的編制暫時不變,只增加一個16人的特戰小隊,小隊長暫時由他兼任,名字都想好了,就叫猛虎小隊。

人員就在全連範圍內挑選有武術基礎且槍法好的人,這一次突襲神女嶺,讓楚雄意識到組建專業特戰隊的重要性,現在人員少,只能先組織一個小隊。

三個排各抽出一個主力班,在主力班的基礎上組建一個守備連,三三制,每個連三個排,每個排三個班,總人數120人。

他們的任務就是負責守衛神仙嶺老營,連長由七班長何振華擔任,指導員由楊威兼任。

楊威以後的任務就是負責看家,所缺兵員全部由俘虜的土匪補充,楊威還有一個任務就是負責改造他們,這個是他的老本行。

楚雄給他出了一個主意,就是開展訴苦運動,這個可是大殺器。

經調整後的主力連包括三個80人的主力排,一個16人的炮班以及一個16人的特戰分隊,總人數272人。

守備連的裝備以國械為主,每個排3挺捷克式輕機槍,其他的全是步槍。

第二個事就是老營防衛的事,鬼子的攻擊力可不同於晉綏軍,必須要對現有防禦體系進行升級,依託險要地形建立起三道防線。

第一道就設在鷹嘴崖,就是原來土匪哨卡所在的地方,那個地方改建好了完全可以做到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楚雄採用的辦法就是挖坑道,就跟上甘嶺那樣的坑道,坑道口就設在鷹嘴崖的那個平臺上,用石頭在平臺上修築跟碉堡一樣的射擊孔。

坑道內挖掘幾個相互貫通的地下室,地下室之間用防煙板隔開,裡面貯存彈藥、糧食和飲水,有兩個出囗通到山的反斜面。

山上可以透過出口向坑道內補充人員和裝備,坑道平時只放一個班,兩挺機槍,這是主防線。

鷹嘴崖往上每隔200米就設定一條坑道防線,三條坑道之間有直道聯通,構成一個防禦體系。

另外在後山崖也設定一道防線,這個主要是防止特戰隊攻擊的,都是懸崖峭壁,普通部隊根本上不去。

後山崖上長期放一個排負責守衛。

楚雄自己喜歡給鬼子搞特種作戰,所以更要防止鬼子對自己來這一套。

有了老營,七連以後就有根了,等部隊訓練好後,他就可以帶著主力連去找鬼子麻煩了。

部隊一下多了100多名新鮮血液,訓練工作就成了重中之重,方法就是採取以老帶新的方式進行,戰術模式都是現成的,照著練就行。

時間大約是一個月,特別是要加強體能訓練,運動戰加游擊戰,基礎就是要能跑。

部隊每天都要從山頂往山上跑三圈,早中晚各一圈,夜晚還得集體挖坑道。

為了增加戰士們的體力,龍千里派人從附近的村子購買肉類,確保部隊每個星期都能吃上一頓肉。

訓練用彈每人30發!

這個肯定是沒辦法跟後世比,但在這個時代已經是很了不得了。

部隊的訓練由排長和班長負責,楚雄就專門訓練猛虎特戰隊。

這16名隊員會成為未來特戰隊的種子部隊,每個人都是未來的特戰指揮員,所以都得識字。

每名隊員除了要完成訓練任務外,每天還得學20個字。

訓練科目和方法均搬自後世,並且進行了簡化,使之更適合這個時代特種作戰的需要。

特種作戰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升級版的游擊戰,建立一支簡化

《亮劍:抗日之鐵血遠征》 第十四章:老營建設(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