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返鄉記 (第1/2頁)
獨孤賞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魏源也被拉過來專門講中國古代軍事發展史和兵法,要說老魏的學問真的是很雜。就這樣,魏源、董書恆、華爾、兩個普魯士教官,五人組成了一個軍官速成班的教師隊伍。
除了正常的學習、訓練。士兵們被分為五個批次輪流回家探親。衣錦不還鄉如錦衣夜行,為此董書恆給他們每人發了一身常服,這樣式當然是出自董大設計師之手。說不定這種軍綠色的衣服還會提前風靡全國呢!還別說軍綠色的常服穿在身上,非常的貼身,讓人顯得特別精神。
除了衣服,這次參戰計程車兵每人除了餉銀外還發了十兩銀子的補貼,立功計程車兵還有額外的獎勵。董書恆這次撈得不少,自己吃肉總要給弟兄們喝湯。最根本原因的是董書恆現在要塑造一個受人尊敬,並且堅決擁護自己的軍人階層。這不僅僅是透過語言的反覆灌輸能達到的,還要給這個階層一定的優越感。
特殊的服裝,可觀的收入,這些都僅僅是開始。今後條件允許了,董書恆會增加軍屬待遇,比如家屬可以安排進淮海集團工廠、農場做職工,子女就學擁有優先的條件等等。這些餅董書恆已經都先畫給了士兵們,這次輪流放假也是為了透過他們的嘴宣傳出去,正所為眼見為實,耳聽為虛。
相信透過這波操作,一定會帶動新一輪的參軍熱。
安排完士兵的事情,董書恆終於等來了朝廷的任命。他學著電視裡的樣子,接了聖旨,當然免不了要給傳旨的公公包個大紅包,畢竟電視裡都是這麼拍的嘛。
這次朝廷的封賞超出了他的期望值。江北提督,這可是一品武職,也就是說,以後江蘇長江以北的兵馬都是自己管了,當然江北大營除外。再加上老魏的揚州知府,最關鍵的是江北團練使。也就是說清廷基本上把江蘇的江北部分承包給他師徒倆了。可以說,以後董書恆就可以在江北橫著走。
另外魏源的鹽巡道一職,也讓董書恆可以放心大膽地改革蘇北鹽政。這塊將是自己的最大財源。
升官自然要請客,還是在蘭竹樓,之前的一幫士紳和老魏都在場。大家畢竟是一個整體,在一起的什麼話都好放開了說。
“諸位,晚輩能有今天全靠諸位的提攜。別的就不多說了,只要我董書恆一天在,就會保大家的事業蒸蒸日上。”董書恆說道,客氣的話還是要講一講的,在做各位都是前輩。
“曾公,此次勞苦功高,此事能辦下來,全靠曾公奔波。小子不才,想聘曾公屈尊擔任我提督府參事,請曾公萬萬莫要推辭。”說著向曾憲風行了一禮。
“提督大人,折煞老朽了,這正是老朽分內之事,老朽手不能拿搶,腰不能騎馬,只能做這些刀筆之事。”曾公笑道,顯然對董書恆重視自己很受用。
“提督大人,老朽不辱使命,已經完成籌股之事,我們12家一共籌得白銀500萬兩,加上您的50萬兩,一共550萬兩。這裡是股東名冊。”
哪怕在做的各位都是揚州頂級的大家族。突然間就籌好這麼大一筆鉅款,也是不禁讓董書恆倒吸了一口冷氣。隨著這筆錢到位,董書恆的工業化計劃就可以開展了。
“知府大人,您現在兼著鹽運史,朝廷必然是想用蘇北鹽運上的銀子補貼軍用。我有一個想法,就是成立一個鹽業公司,改進現有的曬鹽技術,拓展鹽的深加工,比如給鹽加碘,內陸地區許多人有大脖子病,就是因為食物中缺碘,如果我們的鹽能防治大脖子病,說不定還能開啟北方和西北的市場。”
“另外我們可以引進一些工業裝置,比如大量使用蒸汽抽水機,使用機器碎鹽機。這麼做一方面為了提升我們淮鹽的品質,增強市場競爭力,另一方面能夠解放現在大部分鹽丁,這些人現在可是我們的兵源。事實證明鹽丁兵比農民兵好用多了。”
魏源點頭表示讚許。他也沒問董書恆怎麼知道這麼多。董書恆家中可是世代鹽商,他又跟洋人學過,知道一些鹽業方面的知識不足為怪。
最後,眾人達成共識:成立一家長江實業公司,公司的股本200萬兩,投資各種實業工廠。成立一家長江銀行,股本300萬兩,這將是一家新式銀行。業務範圍將輻射長江流域、運河沿線。投資50萬兩成立一家教育基金會,用於發展基礎教育。
鹽運史衙門將會把整個蘇北的鹽場承包給淮海集團。淮海集團將成立淮鹽公司運營整個蘇北的鹽業生產和銷售。
丁力是第一批休探親假計程車兵。哦,他現在已經是一名排長了。這次戰鬥中他表現優異,打中了敵人的大當家,記了一次二等功,得到了一枚銀製
《回到清朝做鹽商》 第二十四章 返鄉記(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