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 (第1/4頁)
吹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心理思維模式,它們與封建集權統治下單一的政治制度、經濟體系、思維模式“相輔相成”、密不可分。
只有客觀冷靜、全面公正地評價曹操,才能還其真實的本來面目。這也是我們認識歷史面向未來所應採取的一種科學而理性的姿態,從某種程度而言,它標誌著整個民族的文明與成熟。
。。
民族融合的自覺先行代表(1)
一
三國鼎立結束,然後是晉朝的短暫統一。“八王之亂”那種統治者家族內部之間愚蠢而殘酷的自相屠殺,很快使得西晉王朝陷於癱瘓境地,而少數民族的乘機起義與反抗終於導致了它的徹底崩潰。於是,中國又陷入了長達兩百八十六年之久的大分裂時代。
歷史上的“五胡亂華”就發生在這一時期。
“胡”,是古中國對除漢族以外其他所有少數民族的泛指與總稱。五胡,當時指的是匈奴、鮮卑、羯、氐、羌等五個民族。一般而言,少數民族都居於遠離中原的荒涼地帶。經過長時期的交流與融合,在中原統治者的邀請甚至強迫之下,這些民族中的一部或大部已不再居於偏遠的塞外,以相對獨立的方式遷居內地。五胡叛變,並非出於自覺的民族意識,而是不堪忍受晉王朝的腐敗與政府官員的貪汙殘暴憤而起義。五胡亂華,先後建立了十六個帝國,北中國在經歷了分崩離析的一百三十六年之後,才於公元439年由後起的鮮卑族拓跋部所建立的北魏統一。
鮮卑是中華大家庭中的一個古老民族,因多分佈於鮮卑山一帶,故稱鮮卑,拓跋部僅為其中的一支。他們最早生活在大興安嶺北部森林的天然巖洞裡,過著相當原始的遊獵生活。後來,由於生存的艱難、視野的開闊與發展的需要,拓跋部便慢慢脫離密林地帶,向西南遷移到呼倫貝爾大草原,填補了北匈奴勢力瓦解後的虛空,並由遊獵經濟向畜牧經濟轉變。
草原雖然土地遼闊,但氣候寒冷,貧瘠荒涼,可供遊牧民族利用的資源並不多。當人口與牲畜增加到一定的限度,必然向四周開拓發展空間;如遇嚴重天災,就更得向周邊地區大肆掠獲。嚴酷的生存環境培養了遊牧民族殘忍好鬥的習性,武力侵略,是他們達到目的、行之有效的唯一方式。
當中原勢力強盛時,北方遊牧民族不敢輕舉妄動,至多不過於收穫時節搶劫一番,又快疾如風地迅速退回原地。然而,每當中原大亂,他們不僅劫奪財物,還佔據地盤,建立王國。鮮卑拓跋在不斷吞併周邊部落的過程中逐漸強大,然後依次南遷到陰山河套、內蒙古、山西等地,又於五胡亂華之時乘機南下,逐鹿中原。公元386年,拓跋部首領拓跋改國號為魏,北魏正式建立。公元398年,拓跋建都平城,稱皇帝, 建立起中央集權的政治體制。爾後,北魏又經過四十一年的征伐,才結束了北方分裂割據的混亂局面。
北魏,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在中原地區建立的封建王朝。
與此同時,侷促於南中國的東晉王朝也像一個病入膏肓的老人,在一陣漫長而絕望的掙扎之後撒手人寰——政權被它的宰相劉裕所篡。於是,大分裂時代的前期五胡十六國結束,後期南北朝時代開始。
拓跋宏,即孝文帝,是北魏王期的第六代君主。他不僅是南北朝時期最出色的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為著名的皇帝之一。
孝文帝拓跋宏只活了短短的三十三歲便匆匆離開了人世,然而,這顆轉瞬即逝的流星所閃爍的光芒是那麼耀眼,在中國歷史的深邃夜空顯得相當突出,總是如磁鐵般牢牢地吸附著後人的目光。
拓跋宏於公元467年生於當時的北魏首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兩年後被立為太子。
雖已入主中原,但拓跋部仍保留著過去早婚的習俗,拓跋宏出生時,其父獻文帝拓跋弘年僅十四歲。封建王朝往往是家族統治,拓跋部建立北魏後,又學會了中原王朝維持皇權統治的某些做法,並定為制度嚴格執行,比如後宮產子,被立為太子,其母就要“賜死”。其用意顯然是害怕將來皇帝即位年幼,大權落到母系外戚手中。這一做法可以追溯到西漢時代,漢武帝擔心死後皇權受到外戚威脅,將太子生母勾弋夫人先行殺害。因此,拓跋宏在兩歲多被立為太子時,母親思皇后李氏即被“賜死”。這一野蠻的做法不僅給他幼小的心靈蒙上了一層陰影,也彷彿預示著他日後家庭生活的淒涼與不幸。
民族融合的自覺先行代表(2)
拓跋宏從小失去親母,便由祖母馮太后撫養。馮太后也非血親,只是名義上的祖母。她是漢族
《歷史的刀鋒》 第24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