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程……老可愛了! (第1/2頁)
清明鋤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耍無賴嘛,還不是讓李二爺兩口子給逼的?把各家勳貴一臉苦楚的管事哄回去請示,留下一幫下人先乾點挖水渠、補路的活。嗯,相信各勳貴會理解晉宇的一片苦心,哪怕李二爺知道了,也就一笑而過,晉宇連自家技術都拿出來補貼農學院了,還真能讓晉宇自己倒貼錢不成?
大棚菜嘛,秦程晉三家都種過,在寒冬臘月時屬於緊俏物資,大家有目共睹,眼饞的緊。雖然前陣子鄭、盧兩家拍賣所得也有此項技術,但晉宇當時沒說是賣斷,所以各家均可轉售。專利法不健全,嘴官司都沒得打,最後只看誰賣的價低......兔子有項很神奇的技能,能把高大上、價格昂貴的東西迅速推廣,同時還能將價格斷崖式拉低......更神奇的是,無論是走到什麼地方,環境再惡劣,都能點滿種植技能,包括但不限於南北極、太空......
鑑於此時交通不發達、資訊交流不通暢,晉宇還能利用大棚菜技術換些農學院啟動支援。嗯,只是技術,不包括農學院改良後的**。
打發走各府管事,晉宇喊來原皇莊的管事找來,手拿鉛筆、白紙,第一次用腳步丈量起李二爺批給農學院的這片土地。
從管事嘴裡,晉宇得知,農學院地處隆慶坊,而不是晉宇印象中的興慶宮。晉宇一琢磨就想通了,興慶宮是**基在位的時候大興土木修建的,名字估計也是避諱他而改的,現在他爹媽還都是小屁孩,也許以後就不用改名了?
這地名義上是皇莊,實際上是一座直供皇家奇花異草的培育**,主要工作是培育花草,順帶將剩餘的土地用來種糧食。當然了,劃給農學院的不包括那片花草地。即便如此,晉宇將這片地丈量下來也用了一下午的時間,走的腳疼,但收穫也不小,每塊地面積大小、地勢高低、是否方便灌溉等都記載了紙上,晚上就依據記錄把地圖畫了出來。
晉宇在書房梳理著籌備農學院要做的工作,並按照輕重緩急做了分類,千頭*緒,比開個作坊難多了!現下除了蓋宿舍、修補水渠和路面,最重要的大概就是挖掘有潛力的良種了。按照李二爺的要求,糧種是農學院的改良重心。現在百姓的主糧有稻、麥、粟,普通百姓喜歡多囤些粟,也就是稻穀,這玩意耐儲存、頂餓,就是脫皮麻煩、口感稍差。就算稻穀口感差也比大豆受歡迎,畢竟目前豆製品還沒徹底推廣開來,煮、蒸、炒、燒、炸,怎麼吃都脹氣。
說到糧種改良,就牽扯到**庫,單純西安周邊選育,肯定不如全國範圍內精選,但這項工作肯定不是現在的農學院能承擔的,最後還是要李二爺出馬才行。一般來說,主要有三個方向,一是產量高的植株,二是抗倒伏的植株,三是抗病強的植株。至於什麼澱粉、微量元素、蛋白質含量佔比什麼的,就不用考慮了,穩定的提高產量、讓百姓填飽肚子是農學院改良糧種的首要目標。
按晉宇的想法,在唐初育種,是朝廷該抗的責任。運氣好的話,三五*能出個結果,運氣不好,只能得到一個“此路不通”的結論,必須推倒重來,一直運氣不好,三五代人才培育出個良種也不稀奇。育種這工作,要經得住投入,耐得住寂寞。
晉宇的思路很明確,奔著能自留種的改良方向努力,倒不是說雜交水稻、轉基因等技術不可取,只是不適合這個*代。一來水平達不到;二來受限於交通運輸條件,即便培育出雜交水稻,等從長安運到**,已經誤了農時;三來百姓學識有限,哪怕再三強調不能留種,也會有人自作聰明偷偷留種並種植,接下來就是顆粒無收、家破人亡......
自留種完美的避開以上問題,哪怕農學院培育出來的良種單位面積提高10%,哪怕用十來*推廣,也是對國力的一個質的提升!
目前的主要方向還是糧食的育種,水稻、小麥、粟、黃豆。稻麥粟能讓百姓吃飽,豆能讓百姓吃好!黃豆富含蛋白質和油脂,可以製作成各種易吸收的豆製品,也能榨出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黃豆在提高國民體質方面功不可沒!
定好目標,列明各種作物的農時,並委婉要求不可耽誤下一季的種植,就可以開心的扔給李二爺頭疼了。全國各地蒐集**嘛,工程量也不算大,農學院旁邊那麼多的奇花異草都能蒐集到,何況是一點糧食?
翌日,農學院門口,李二爺頭不頭疼晉宇不清楚,反正自個挺頭疼。各家勳貴的管事都到齊了,均表達了一個意思:必須支援農學院,門票錢必須交,不收就死給你看!但農學院建立初始人手不足,就不申報課題了,堅決不能給灞縣侯添麻煩云云......
一句“嗶
《大唐逍遙侯》 第三百五十二章 程……老可愛了!(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