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1/4頁)
做男人挺好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推薦序
一口氣將戴志軍的《做局》讀完,已東方欲曉。
之前,作者告訴我這是本“財經小說”,在我這個新聞學研究者和教育者看來,更像是一部“媒介小說”。
戴志軍新聞專業出身,1999年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新聞學專業,1995年他入校的那年,正是我研究生畢業留校的時候。我當時和學生年齡相差不大,雙肩背的書包一背,曾被家長誤認為學生。新聞專業的學生向來非常活躍,一些學生經常到我家聊天、聚餐,這些學生中沒有戴志軍。指導本科畢業論文,讓我對這個平時言語不多的同學刮目相看,戴志軍畢業論文研究的是劉少奇新聞思想,當年的評語是“已達到公開發表的水平”,就本科生而言已是鳳毛麟角。
以後斷斷續續從不同渠道得到戴志軍的片段資訊:畢業後的8年間,他曾在《人才市場週刊》、《當代汽車報》、《中國三峽工程報》和知音傳媒集團的《商界名家》、《知音》等媒介工作。時間和歷練把戴志軍打磨成了一名成熟的傳媒人。
從我書房往外看,抬眼就是知音集團新辦公樓,因距離近,我們之間的走動比原來多了起來,話題總是關乎媒介風雲。這次囑我做序,以為會是他的新聞作品集,從業8年,他已發表近200萬字的新聞作品,沒想到最後竟是小說!這倒也符合他的性格,訥於言而敏於行,沒聽到半點聲響就做了件大事。《做局》從多層面揭示了新聞業界的內幕,此非多年浸於其間所不能為,7年財經報道的經歷更為這本“財經小說”鋪墊了厚實的生活積澱。《做局》的根是戴志軍多年對生活的“親切體驗”。作者對媒介的運作極其熟悉,有著真切的體悟,對當代新聞媒介的變遷屢有新論,看得出平素深入思考的功力。尤其可貴的是,主人公李向澤身上散發著真正新聞人的精神,雖然最後出現了與人性黑暗面的糾纏和掙扎,但對新聞的執著是彰顯無疑的。
《做局》是戴志軍心血之作,在寫作過程中他常一天工作12個小時,久坐使得腿腳僵直,要用手託著膝關節才能慢慢離座。和前次見面相比,我發現戴志軍額前添了一縷華髮,這或許就是《做局》在他生命中留下的印記吧!
用作者自己的話說:這本書是8年新聞從業經歷的一個小結。在我看來,是個完滿的小結,是作者精神世界曲折而真實的反映,是這個世紀初期新聞業界濃縮的圖景。
劉潔 華中科技大學新聞系主任、教授
2007年10月30日
於武漢東湖畔
▲虹橋▲書吧▲BOOK。▲
第2節:前 言
前 言
畢業數載,當初的毛頭小子如今已成為一個女人的丈夫、一個孩子的父親。在媒體工作的這幾年時間裡,變成鉛字的文章有200萬字左右。這些作品於我而言的價值在於:它們真實地記錄了我成長曆史的一部分,在賺來些許掌聲的同時,也給孤寂而驕傲的自己一點珍貴的慰藉。
文字工作做久了,便產生了寫書的念頭,正如到了育齡期的婦女想做母親一樣,緣於一種原始的衝動。這一想法在我腦海裡盤旋了好幾年,卻遲遲沒有得到實施。直到有一天,當我在書店裡閒逛的時候,發現書架上擺滿了八零後新秀們的大作,不免暗生急迫之感,如高齡未育婦女,惟恐錯過了生寶寶的年紀,今後再也沒有機會了。
於是,我坐在了電腦桌前,開始構思處女作。
既然要寫,就得用自己擅長的手法,寫自己熟悉的領域。我踏入社會近9年,一直在新聞單位工作,其中在財經媒體工作的時間佔了多數,財經與傳媒都是我較為熟悉的領域。書稿內容應該既包括財經,也涉及媒體,最好是兩者的結合點。本書的讀者應該集中在近百萬新聞從業人員尤其是財經新聞工作者之中,集中在中國企業中、高層管理人員中,因為我寫的就是這部分人的生活與生意。如果再拓寬一些,還應該包括高等學府新聞與經濟專業的師生,政府、新聞、經濟職能部門的官員們。確定這一定位之後,我又開始考慮表現手法的問題。是做成一本純粹學術性的書呢?還是做成一本通俗的、寓行業內幕於精彩故事之中的大眾讀物呢?兩者都有成功的先例。前者如《報業中國》、《報業風雲》,後者如《圈子圈套》、《高位出局》,權衡之後,我還是選擇了後者——沒辦法,誰讓這年頭講故事的書比講道理的書暢銷呢?
企業給社會“做局”,媒體給企業“做局”。
究竟有多少人深陷局中卻渾然不覺?
究竟有
《做局》 第1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