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446部分 (第1/4頁)

花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鬃印�

豆腐乾的製作也較繁雜,用黃豆磨成豆漿,將豆漿燒開後冷卻至溫手的溫度,用石膏將豆漿點成豆腐。豆腐用廂壓成方形後,切成薄片烘乾,即成豆腐乾。

豆腐乾在放入油茶湯時還需油炸,油炸豆腐乾時要掌握火候,不能炸糊。炸糊後一股焦味會毀了整碗油茶湯。

小顆糯餈粑的製作跟土家人過年打糯餈粑的工序是一樣的。糯米蒸熟後,放入碓窩裡舂溶成漿糯團,之後便扭成大小不一的圓型糯餈粑,不過用作油茶湯的糯餈粑要扭得薄一點。扭成糯餈粑後再後菜刀切成小指拇尖大小的顆粒,將其曬乾,便成了油茶湯的“泡貨”原料。

蔭玉米,又稱“灰苞穀子”。是將苞谷顆粒用沸水煮熟後,用包袱包好後將其埋入火坑裡的木地灰中,待木地灰吸乾苞谷顆粒的水份後取出,自然蔭幹便成了。

相對來說,核桃仁、花生米和炒黃豆就簡單多,這裡便不作介紹。

油茶湯的“泡貨”每一種的製作都是很繁複的,所以說,土家人不隨便用油茶湯招待客人,只有極其尊貴的客人來了之後,才上油茶湯。

值得注意的是,油茶湯中不能放味精,因為味精會改變湯的原汁原味,同時湯中一般也不放辣子,因為喝湯時容易嗆人。

武陵山生態環境良好,自然物產豐富,土家苗漢人民和諧相處,在長期的捕魚、狩獵、農耕、戰爭、遷徙的過程中,孕育出獨特的民族飲食文化。

油茶湯對土家族人來說每天都是少不了。被稱為“土家咖啡”,恰似一種茶飲湯質類的點心小吃,香、脆、滑、鮮,味美適口,提神解渴,是土家人傳統的非常鍾愛的風味食品。

油茶湯最講究的油茶湯“泡貨”有上十種。不過,一般人家常吃的也就幾種:炒米、鍋巴、花生米、核桃仁、葵花籽等等。不過,土家人每天的油茶湯則不會太講究,裡面的“泡貨”簡單得多,常常只有兩種或三種。

油茶湯喝起來也有講究,喝茶葉湯也有學問。

土家人有一句俗語:“油茶不冒氣,巴(注:即燙)壞傻女婿“。因為做油茶湯一般用豬油,做好了之後豬油會浮在表面上,溫度極高,但它不像開水會冒熱氣,看不出來溫度高低。傻女婿們受丈母孃油茶湯款待,為表示捧場,一大口灌下去,輕者舌頭燙掉一層皮,重者燙得滿嘴水泡。雖然人人都知道這句話,但每每上當的人還是不少,其原因都是因為其製作的油茶湯太香了。

地道傳統的油茶湯喝法是不用勺或筷子的,端著碗轉著圈喝,講究把湯和輔料同時喝完,或是拿一根筷子插在碗裡慢慢劃圈,同時喝湯。要想同時把湯和輔湯都喝乾淨是需要一點技術的,用土家人的話說就是“舌頭上要長鉤鉤“。

在土家山寨有些老人喝油茶湯時嘴還不用接觸到碗,只在碗邊上空用巧勁一吸,碗中之物便進入口中,其中趣味,妙不可言。

那麼,油茶湯是怎麼興起的呢?

由於土家族只有語言而無文字,對於油茶湯流傳下來的說法也眾說紛紜。據傳,油茶湯是土家放牛娃在茶山裡擺“家家”。而發明的。他們在山上拾得一捧油茶籽,放在瓦罐中炒出了茶油,再摘來茶葉放入油中一炸,兌上山泉水,加入隨身帶來的炒苞谷,越吃越有味。

嚐到了這種自制的美味,放牛娃們就常在山中做這種最原始的“油茶湯”。

後來,此事傳到大人中,大人們試著用鐵鍋、茶油、茶葉等對這種做法加以改進,久而久之就做成了土家族地區常喝的油茶湯,從此油茶湯便在土家族地區流傳下來。

另一種說法是元末明初,唐崖土司遭明朝庭圍攻,土司城破,覃玉仙率她的“女兒兵”衝出重圍,向西逃逸。到了鄂、渝交界處的“女兒寨”,被官兵團團圍住。到了大年三十這天,軍中無糧,只剩下了一些粗茶葉、茶油、玉米、蒜苗了,於是只好用這些東西燒一鍋“油茶湯“過年,從此這一風俗一直沿襲至今。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油茶湯起源於漢代。相傳漢伏波將軍馬援當年駐兵武陵,因武陵山大,森林覆蓋,鬱鬱蔥蔥,雨量充足,致使森林裡每多生出瘴氣,使士兵的健康受到威脅,將軍便用合茗葉、茱萸、芝麻等研成末,再加鹽製成湯,供士兵飲用以防瘴氣。

後來當地百姓紛紛仿效,漸成習俗,又因合茗葉、茱、芝麻難尋且芝麻產量低,遂用茶葉代替,久而久之遂演變成今天的“油茶湯“。

早在清嘉慶年間,武陵山多個縣纂修的縣誌上都有關於油茶湯的記載:“有所謂油茶者,取黃豆、

《希望與圖騰》 第446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