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99章 二見桓溫 (第1/2頁)

女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三天內,全城計程車兵都在集結。從裴逸的母親崔藺、小姨崔貞,到習鑿齒、謝琰這些官員,都在苦口婆心勸裴逸不要衝動,再想別的辦法。但是裴逸一句“那您說,還有什麼別的辦法?”時,大家都不知道如何回答。

不過也有支援的人,那就是馮黎。馮黎一聽裴逸居然要為了一個女人不惜得罪整個大晉貴族時,可是對裴逸讚賞有加,說自己沒看錯男人。不過裴逸還是納悶,馮黎這是個什麼思維模式。

裴逸雖然覺得這次可能確實玩大了,但是對方一個是晉朝第一士族琅琊王氏,一個是會稽王司馬昱,裴逸也只能想到這樣簡單粗暴秀肌肉的方法了,讓你們知道,我配司馬道苓,絕對門當戶對。自己的老婆要是都成了別人的了,自己就算當了皇帝,那tm還是天下恥笑的物件!

就當裴逸準備妥當,要出發的時候。高衡一路騎著馬,快馬加鞭的趕了回來。將兩封信交給了裴逸。第一封信是司馬道苓給裴逸的,第二封信是謝安給裴逸母親崔貞的。

當拿到這兩封信,裴逸頓時疑惑不解,這是個什麼意思?謝安為毛要給自己母親寫信?

拆開司馬道苓的信件,裴逸才知道是謝安借司馬道苓的信,告訴了裴逸一個解決對策。

裡面還是讓裴逸進京,而且要帶兵入京。雖然不知道義兄謝安是什麼意思,不過謝安跟直接計劃居然不謀而合,也是給了裴逸巨大的信心。因為自己“衝冠一怒為紅顏”後的種種後果不可預知,既然謝安都這麼說了,那說明沒有後顧之憂。

於是裴逸立刻把謝安的信交給了母親崔貞。母親大人看完謝安的信,也是若有所思。然後讓小姨崔藺開始準備去建康的東西。並且母親大人居然取出了一套壓箱底的極其奢華的華服,帶進了行囊。

這套華服極盡奢華,金絲銀線,游龍引鳳,綾羅綢緞,各綴期間,遙相呼應,如同天虹。估計是母親大人最奢華的服裝了。而且小姨說,這套華服就是出自母親大人之手,從母親大人17歲起縫製,28歲縫製完成。耗時11年。

點備齊全,將郡務等事物託付給習鑿齒以後,裴逸帶領著5000人的軍團,近百車瓷器、白砂糖以及僚人的貢品,浩浩蕩蕩的向著建康出發。

同行的除了旌旗飄揚,軍容威嚴的軍團,還有載歌載舞的僚人歌舞團,是馮黎為了給晉帝獻藝而組建的。一路每過一城,僚人歌舞團就像是花車遊行一般,載歌載舞的進城,為當地百姓帶來不一樣的民俗風情。

各郡的太守、官員、百姓都是夾道歡迎,來湊湊熱鬧。軍團一路經過衡陽、長沙、汝南、武昌,皆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一時間大街小巷都在說說裴逸的故事。

當到了尋陽時,桓溫已然在江邊渡口等候。桓溫邀請裴逸到了景星湖畔的浸月亭小聚。也就是現在的九江市甘棠湖。不遠處就是以雄、奇、險、秀聞名於世的廬山。而浸月亭就是後人白居易所寫的“別時茫茫江浸月”詩句中的浸月亭。

不過今天的會面沒有琵琶聲,只有一壺廬山雲霧茶煮於亭間,廬山飄落的雲霧也彷彿降落於這景星湖,讓湖面泛起的若同仙境的薄霧。

冬日的寒風似乎已經提前到達,桓溫為裴逸再一次打好了帷帳御風。裴逸卻攔住說:“桓公,撤下這帷幕吧,讓我好好欣賞一下著廬山景色。”

桓溫也落座,望著遠處的廬山說:“司馬遷曾登廬山,寫下‘餘南登廬山,觀禹所疏九江。’若賢弟喜歡廬山景色,何不留於此地,帶愚兄與你一起登高望遠?看看這九州天下?”

裴逸卻將自己的視野收了回來:“不了,桓公仍有雄心壯志,晚輩卻惴惴不安,自身難保,為人所強。幸有一心儀女子,尚不能保全,真是讓天下人恥笑。如今方才羨慕桓公。”

“嗯?賤內不是已經去幫賢弟和道苓說媒了嗎,莫不是沒成?”

裴逸苦笑道:“桓公好友,晚輩沒齒難忘。但是正因為桓公去幫晚輩說媒,反而讓那些與您有嫌隙的人,為難晚輩。讓晚輩不得不親自進京。”

“哼!這幫小人。”桓溫怒道:“這本來是賢弟與我小姨子你情我願的事情,盡與老夫綁架在一起。這就是這幫士族們的嫉妒心,難道老朽就不能跟賢弟你交朋友了嗎?”

“晚輩家世貧寒,郡望不及王謝,人脈淤塞天南,現如今,交心的朋友,鄧遐鄧應遠是一也。不過今日為何不見應遠?”

桓溫說道:“哦,如今北伐在即,軍務繁忙,故而不能來。”

“哦?”裴逸懷有深意的看了一眼桓溫說:“看來只有桓公您

《晉臣》 第199章 二見桓溫(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