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九章 三冗第一戰(二) (第1/4頁)
南希北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官府、軍方,再加上士兵們自己的意願,在這三方的助力下,直接將這場控訴風波,給推向高潮。
前去檢察院計程車兵們,從最初的兄弟好友,到現在一個營一個營的去,他們手中還拿著由軍營、官府提供的豐富證據。
毋庸置疑,檢察院已經成為整個大宋最為忙碌的部門,連喘口氣的功夫都沒有。
為此,皇庭、警署都紛紛調派人員過去幫忙。
而這其實也是地方官府對抗重要朝廷的一個關鍵且又是常用手段。
如果要對這一手段追根溯源,那就是皇帝統治國家的目的。
封建社會從來就不是追求發展發展再發展,而是追求穩定穩定再穩定,這也是封建社會與現代社會最大的區別。
基於這一點,再加上管理技術的落後,那麼最有效的辦法就是,皇帝與地方勢力合作,我給你權力,你給我安定。
皇權不下縣,也就是基於這一點。
至於百姓是不是越過越好,皇帝是完全不在意的。
每每聽到皇帝談民生,永遠是談餓死與否,而不是談大魚大肉。只要百姓還活得下去,就不會鬧事,就不會影響到皇帝的政權統治。
對於古代盛世,最合理的評價,還就是國富民安,百姓是安定,而不是富裕,這是最基本的,國庫再充盈,那就是盛世。
甚至可以理解為,只要國家不將百姓口中最後一口飯給挖出來,那就是一個還不錯的政權。
既然如此,那麼地方對中央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去製造動亂。
只要動亂,皇帝就會著急,雙方就必須要去商量,然後雙方做出妥協。
這也是為什麼古代改革非常困難的根本原因所在,改革往往是圖富圖強,當然,為得是中央政權的富強。
但是守住安定這一點,又是皇帝的底線,然而,這又不是宰相的底線。
這個出入,往往是改革失敗的根本原因。
你一改革,我地方就亂,一亂,皇帝就急了,往往就會後退,因為皇權始終是第一位的。
為什麼明朝張居正能夠成功,就是因為他將皇帝都給拿捏住了。
但是在大多數改革事件中,面對地方動亂,皇帝和宰相往往是兩種態度,宰相往往是要硬剛到底,但是隨著動亂進一步增加,皇帝就會選擇往後退。
就是因為他們的切身利益是不一致的。
只要封建社會統治的目的不變,那麼這一招必然是屢試不爽。
天子腳下,他們都敢這麼玩,地方上就更不用多說了。
你只想點一把小火借光,他就直接給你燒一把大火烤肉。
檢察院斜對面的一家酒館二樓。
“唉。”
王韶看到檢察院門前那烏泱泱的一片,不禁嘆了口氣,“到底還是走到了這一步啊!”
在陳光上檢察院告狀那一刻起,他就已經遇見到這一幕。
因為發不足軍餉,根本原因還不真是貪汙受賄,而是因為財政赤字,官員們肯定揪著這一點發難。
因為哪怕一切都是公平行事,我們官員分毫不貪,甚至都不公款吃喝,你也發不起軍餉啊!
查到最後面,一定查到朝廷頭上。
王韶又看向坐在對面,沉眉思索的蔡延慶,問道:“仲遠兄,如果真的要依法行事,河中府的財政可否應對?”
蔡延慶搖搖頭道:“絕對無法承擔,除非。”
王韶問道:“除非什麼?”
蔡延慶道:“除非解鹽司那邊發鹽債,來補償這部分軍費。”
王韶皺眉道:“這不大可能吧!元學士與皇庭鬧成這樣,不可能還會願意為公檢法來承擔這麼大一筆債務,鹽債到底也是要還的。”
“那就只有一個辦法。”
“裁軍?”
“正是如此。”
蔡延慶點點頭道:“眾所周知,軍餉不足的根本原因,還是國家養不起這麼多兵。”
“其實這一點我也想到了。”
王韶點點頭,道:“但是裁軍這個問題,朝中一直都有爭論,且其中關係十分複雜,甚至直接會影響到官家,可不是新增幾個法律原則那麼簡單。
我不相信公檢法能夠用法令去逼迫朝廷裁軍,這是絕無可能的。”
裁軍絕對屬於國家頭等大事,哪能說皇庭迫使朝廷裁軍,這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蔡延慶道:“這一點我也認同,故此我才會想
《北宋大法官》 第五百四十九章 三冗第一戰(二)(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