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二章 三冗第一戰(五) (第1/3頁)
南希北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關於裁軍,自仁宗朝來,就一直存在,並且也一直伴隨著極大的爭議。
文彥博就曾因建議裁軍,遭到彈劾,而被貶出京城,不過他的建議最終還是透過了,當時共裁軍八萬。
可自那之後,就是雷聲大,雨點小。
然而,這回與往常不一樣,其中有了黨爭的加持,雙方的態度就變得非常堅決。
導致此事是迅速發酵。
朝廷各部門的官員都參與進來。
關鍵河中府還在針對此案的進行調查,朝廷必須要立刻做出決斷,否則的話,河中府的皇庭一旦給出判決,可能會事情變得更加尖銳,沒有迴旋的餘地。
故此,司馬光對此是非常著急,這中間還關係到他的司法改革,希望能夠早點召開會議,給出決策。
因為關於這事,真心是要看皇帝態度。
裁軍與否,皇帝的疑慮是最大的,因為皇帝不但要考慮邊境威脅,還得考慮京師的安全。
而趙頊之前對此的態度,就是左右不定。
司馬光也沒有把握。
然而,王安石並不著急,他瞅著司馬光上躥下跳的模樣,他就更不著急了,反正是找各種理由,避而不見,自己對此也是避而不談。
同時,他又授意呂惠卿他們堅決反對。
氣得司馬光夠嗆。
最終還是富弼、曾公亮、趙抃,文彥博這幾位老宰相站出來,以西北安危為理由,要求皇帝趕緊召開樞要會議商議此事。
王安石畢竟是副宰相,還是得給些薄面。
垂拱殿。
剛剛上來,呂惠卿便率先發難,表示檢察院嚴重干預軍政、財政,理應問責。
“一派胡言!”
司馬光當即怒斥道:“簡直就是一派胡言!檢察院調查的拖欠、剋扣軍餉一案,只是在調查之中,蘇檢察長髮現河中府軍費缺失巨大,但他也並未利用自己的職權,去幹預此事,而是立刻上報朝廷,這干預軍政,從何說起。”
呂惠卿道:“難道軍費缺失,事先司馬學士不知曉嗎?諸位都不知曉嗎?”
眾人皆是沉默不語。
呂惠卿又繼續道:“這本是眾所周知之事,蘇檢察長理應也知曉,可是他卻故作不知,藉此事在河中府興風作浪,然後又先斬後奏,令朝廷陷入被動,這不是干預又是什麼?”
司馬光笑道:“眾所周知之事,就不能說了是嗎?”
呂惠卿道:“倒不是不能說,只是蘇檢察長的目的,十分可疑啊!”
司馬光道:“蘇檢察長一心為國,無任何可疑。陳光一案,是人神共憤,不能不查。難道陛下希望自己計程車兵為國捐軀,殺敵建功,卻得到如此待遇嗎?”
說到後面,他拱手朝向趙頊。
趙頊點點頭道:“關於陳光一案,朕也瞭解清楚,此案檢察院做得非常不錯,這也是朕在河中府設立皇庭的主要目的。”
司馬光又馬上道:“然而,根據蘇檢察長所提供的證據來看,如陳光一案,在河中府比比皆是,聞之,令人寒心,士兵遭受如此待遇,又怎會盡心為國建功立業。”
趙頊嘆道:“每年國庫收入,有十之六七,皆用於軍費,為何還會出現這種現象。”
司馬光立刻道:“這就是因為國庫收入,已經養不起這麼多兵,若不裁軍,士兵、百姓皆受其苦。”
趙頊聽得是頻頻點頭。
韓絳突然道:“可是裁軍乃是國家頭等大事,目前朝廷毫無準備,這貿然裁軍,只怕會促長敵軍犯境之心。此外,被裁掉計程車兵,又無安置,萬一聚集為賊,到時內憂外患,豈不是更加糟糕,臣以為此事還得從長計議。”
趙頊又點點頭。
不少大臣站出來,紛紛附議。
司馬光其實也想從長計議,但問題是現實不容許他這麼說,道:“但是目前已經因發不足軍餉,引發混亂,若是朝廷置若罔聞,這後果更不堪設想。”
呂惠卿道:“若無檢察院,此事絕無可能發生。”
司馬光冷哼道:“你這純屬掩耳盜鈴,自欺欺人,幸虧檢察院發現的早,若是往後拖下去,士兵的怨氣越積越多,到時再爆發出來,可能就是一場兵變,而不是圍繞著司法進行訴訟。”
王安石呵呵笑了幾聲。
你可算是願意出聲了。司馬光冷冷看他一眼,“王學士為何發笑?”
王安石道:“如果我沒有記錯,早在熙寧元年,司馬學士就提出冗兵
《北宋大法官》 第五百五十二章 三冗第一戰(五)(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