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何不食肉糜 (第1/3頁)
南希北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不會!”
當學生們看到這句話時,是異口同聲道。
沒有猶豫!
非常堅定!
這甚至使得張斐都愣了下,你們是哪來的底氣,十分好奇地問道:“為何?”
上官均回答道:“此乃孟子所言,吾等皆知,又怎會引發歧義。”
張斐見他回答得理直氣壯,又見還有不少人是直點頭,似乎非常認同,這不免都笑道:“那依你之意,我被御史臺抓進去就是在於我叫張三,不叫孟子?”
“。”
上官均突然想到這堂課的主題,登時呆愣不語。
葉祖恰巧辨道:“或許這就是一個原因,畢竟這句話存有千年之久,是人人皆知,應該不會引發歧義。”
張斐呵呵道:“行啊!那咱們去郊外隨便找個農夫問問,看看他是否知道這句話,又看看他們是怎麼理解這句話的。”
葉祖恰眨了眨眼,那求饒的小眼神,彷彿在說,老師,你別害我啊!
“看看!民貴君輕。”
張斐突然退回到木板前,微微用力地敲著木板,“要是我沒有讀過書,我聽到這句話,我可能會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原來我才是老大,我才是這個國家最寶貴的。況且我都還有事實可以證明。”
蔡京錯愕道:“什麼事實證明?”
這能證明嗎?
張斐道:“你們看看史書,那些亂臣賊子造反時,一般都是怎麼說的,昏君無道,民不聊生,故此我們才要造反,他們都是在強調百姓過得不好,這是不是與民貴君輕對得上?”
大堂內是一片寂靜。
當然是對得上,孟子這句話不就是從亂世來的嗎。
就是吸取了教訓,才得到這個結論的。
這是歧義嗎?
可說不是,好像也不妥。
尤其是結合這上下文。
大家一時也不知該如何回答。
“就這?”
張斐等了一會兒,很是挑釁道:“你們讀了一輩子儒學,就這?”
學生們頓時怒氣上湧。
上官均辯解道:“孟子說得‘民’乃是指天下所有人,而法制之法是強調個人,這這不一樣的。”
張斐笑道:“你的意思是,天下人加在一起就要重於君主,單獨一個人就要低於君主?是不是這個道理。”
上官均想了想,這麼解釋好像也不錯哦,於是點了點頭。
張斐呵呵道:“簡單來說,這天下人就是貴,可以視綱常倫理為狗屁,可以將君主那個什麼,但是單獨的一個人就必須要遵守,你這邏輯可真是有點東西哦。”
上官均忙道:“我可不是這意思。”
“那你是什麼意思?”
“我。”
上官均左右瞄了瞄,向同伴遞去求救的眼神。
蔡卞立刻道:“孟子只是說了這句話,而法制之法講得可是法,這不一樣的。”
張斐哦了一聲:“也就是說,大家聽聽就行了,可不能真幹,你小子挺懂儒家的。”
“?”
那些來聽課的大臣們個個都是臉色鐵青,你小子這是在諷刺我儒家思想啊?
“關鍵我也只是說說呀!”
張斐突然一臉委屈道:“而且人家御史臺,也是認為我說這句話擾亂綱常,跟法沒有關係,這句話到底還沒有寫進《宋刑統》。”
大家徹底無語了。
“怎麼又不說話了。”
張斐斜靠在講臺邊,“努力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好吧。我告訴你們,將來你們可能也會去到御史臺的,在御史臺可以不記得宋刑統,但這種想象力是非常重要得,你們要是沒有想象力,你彈劾的奏摺都寫不了。”
學生們同時低下頭,雙肩急聳,看得出,他們憋得非常難受。
這話真是忒毒了。
蔡卞憋著笑意道:“若有機會去御史臺,自會有人教我們的,這就不勞煩老師了。”
其實這些學生是跟張斐一邊的,他們都可以算是獄友關係。
此話一出,大家都忍不住了,呵呵笑了起來。
曹太后都聽樂了,“這小子的嘴可真是厲害啊!”
趙頊低聲道:“回大娘孃的話,這張三是珥筆出身,故而口才了得。”
這可是將蔣之奇等一干諫官御史的嘴都給氣歪了。
《北宋大法官》 第三百八十一章 何不食肉糜(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