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一章 陽謀 (第1/3頁)
南希北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只能有一個活著出來。
身為律師的張斐,是很少憑空放狠話,所以這一句話也絕不是在開玩笑。
如果稅收真的呈現斷崖式下跌,那麼中央必然是會問責的,而且一定是要嚴查,因為中央會擔心這引發連鎖反應,那麼到時公檢法是要負主要責任的。
因為就是警署選擇自主申報的,你們不來,一點事都沒有。
這就會直接導致公檢法必定是要與地主開戰。
那麼雙方就只能拼命。
雖然張斐認為,還不至於會走到這一步,但是許芷倩仍舊感到非常擔憂。
她常年跟隨許遵去各地當官,但不管是知縣,知府,首要責任,就是收稅。
她對於這裡面情況是非常清楚。
如果說自耕農都憑藉地契交稅,同時總稅額還不能下降,那麼無異於打破現有的稅收系統。
因為往往大地主是不交稅的,他們有權有勢,可以用各種辦法規避稅收,但官府又必須收到足夠的地稅,不然的話,沒法想上面交差,故此這部分稅收,將會由那些二等戶、三等戶、四等戶分攤。
這麼多人分攤少部分人的稅,若在豐收年,百姓暫時也活得下去,關鍵也沒有辦法反對。
可一旦憑藉地契交稅,情況就逆轉過來,稅收開始集中往上流。
大地主可能就要拿出比平時多很多倍的稅。
可要從大地主嘴裡多扣出一文錢,那都是難於上青天啊!
在回去的路上,許芷倩就很是擔憂道:“那些大地主在當地勢力非常強大,如果都瞞報、謊報,我們真的鬥得過嗎?”
這不同於在京城,京城有皇帝和王安石的支援,那當然不用擔心。
張斐笑道:“這種可能性不大。”
許芷倩問道:“為何?”
張斐道:“其實那些地主也非是法外之人,他們也是要守法的,而他們對付朝廷往往就一招,那就是煽動百姓鬧事。但凡史書記載,有關地方鬧事,民怨沸騰,理由都是驚人的像似”
許芷倩道:“增稅。”
張斐點點頭道:“在太平盛世之際,地主與官府勾結,利用特權避稅,百姓也能幫他們負擔,只要財政沒有問題,那麼朝廷也不會嚴查,大家都是得過且過,以安定為重。
可是一旦財政有問題,朝廷就必然會選擇增稅,同時也會加大督查,地主只要不傻,就一定會利用增稅,去挑撥百姓與朝廷矛盾,掀起民怨,從而迫使朝廷讓步。
可見這問題的根源,從來不在地主身上,而是朝廷自己身上,因為朝廷永遠都喜歡將查稅與增稅捆綁在一起執行,簡單來說,那就是立法搶錢,這誰受得了。”
許芷倩若有所思地點點頭:“不錯,聽說當初包相公擔任轉運使時,就查過稅,很多地主都還是老實交稅,這回朝廷也並沒有要增稅。”
張斐笑道:“其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還是在減稅,在這種情況去查稅,地主就難以去製造動亂,那就只能用合法手段來規避。”
許芷倩笑道:“如果以法鬥法,他們又豈是我們公檢法的對手。”
張斐點點頭道:“正是如此,公檢法的專業性,也是其中一個關鍵原因,之前那些官吏都很腐敗,自己都不尊法,就是沒有問題,他們都能在收稅的過程中製造問題出來。
故此我給警署的建議,就是來多少,收多少,他們說多少,那就是多少。咱們秋後算賬,這都是為了防止他們煽動民怨。”
許芷倩道:“如果他們煽動百姓瞞報、謊報呢?”
地主不想交稅,百姓也不想交啊!
張斐笑道:“那無所謂,因為我們就只抓他們,這魚都是撿大的殺,不用去管那些百姓,這是司法問題,又不是行政問題,我們愛查誰就查誰,沒有查到的,那隻能說他們走運啊!
不過我預計他們不會去賭這一把,畢竟稅權不在公檢法手裡,還是官府手裡,那就不會做得太過分,他們現在也沒有十足的把握,多半是會選擇暗中蟄伏,等待機會反擊。”
事實也正如張斐所預料的那般,其實地主們一直在暗中阻擾自耕農去申報,反正各種嚇唬,但由於之前皇家警察幫助退伍士兵登記,贏得百姓的信任。
再加上自耕農非常清楚,這種自主申報,自己要少繳很多稅,所以不但不遲疑,反倒是提前跑去繳稅。
他們一旦跑出去,就等於地主全都裸露在外面。
那些大地主就只能先去找官府聯手。
《北宋大法官》 第五百七十一章 陽謀(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