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五章 禁令 (第1/3頁)
南希北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雖然這拗相公絕非是浪得虛名。
但是王安石拗的是自己主張,也就是他的理財政策。
他認為唯有理財,才可挽救現在大宋,因為范仲淹已經嘗試過節流。
但不是說他就認為自己的新法條例是完美無缺,要知道他在制置二府條例司設相度利害官,就是專門負責監察新法在各地執行情況。
而在歷史上,他也在根據具體情況,不斷地調整新法條例。
若是讓他撤回青苗法,那是絕無可能的,但是做出相應調整,只要你說得有道理,他也不會固執己見的。
而如今河中府的現狀,令他覺得,張斐的計劃無疑是最妥當的。
皇宮。
“陛下,就在今兒早上,王學士派出一匹快馬,看路線,應該去河中府的。”
內侍田貴來到書房,向趙頊稟報道。
趙頊稍稍點頭,“先生這麼快就派人回信,應該也是採納了張三的建議。”
說罷,他卻是長長嘆了口氣。
內侍田貴不禁道:“陛下一夜未眠,不就是在等王學士的回應麼,如今王學士已經派人送信去河中府,陛下何故還嘆氣?”
趙頊瞧他一眼,問道:“田貴,你何時入得宮?”
田貴忙道:“回稟陛下,奴婢十歲入得宮。”
趙頊又問道:“也是因家境貧寒嗎?”
田貴木訥地點點頭:“是的。”
趙頊繼續問道:“若當時有人借錢給你家,就只收一分利息,你家可度過難關?”
田貴思索片刻,“估計也是不能,這無風無雨,咱家都過不下去,哪還得上利息。”
“是啊!”
趙頊點點頭:“如此簡單的道理,朕竟然沒有想到。唉這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想要幫助百姓的同時,又從百姓身上賺得錢物,改善國家財政,這幾乎是不可能的。難怪之前張三對新法總是避而不談,其實他早已看出新法之弊。”
張斐寫給王安石和趙頊的信,當然是不一樣的,他跟王安石談得主要是應對政策,對於青苗法弊端,並未多談。
但是在給趙頊的信中,不但交代應對之策,同時還將青苗法的弊端如數告知。
這令趙頊一宿未眠。
就這一道非常簡單的數學題,令他無可迴避。
田貴道:“那也不是,百姓得到幫助,生活過得好,不就可以幫助國家改善財政。”
趙頊笑道:“那朕方才問你,你又說不行。”
田貴道:“咱家不一樣,借錢給咱家,也只能度過一時難關,來年還是還不上前。”
趙頊嘆道:“可天下百姓,十有八九,皆如你家。”
田貴也糊塗了,不禁道:“那那可如何是好?”
趙頊沉吟良久,嘴裡緩緩說出四個字,“潛龍勿用。”
而目前河中府的局勢,變得是異常詭異,明明就是暗流洶湧,且人人自危,彷彿已經到了暴風雨的前夜,但表面上又都還是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尤其是在裁軍方面,那邊鬥得是不可開交,但是裁軍還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並未受到太多幹擾,也沒有造成什麼混亂。
其實有很多人對此不滿,但是介於目前的複雜局勢,大家也都不敢輕舉妄動,生怕自己去引爆了火藥桶,那不得粉身碎骨。
似乎這回輪到王韶和郭逵悶聲發大財,二人也異常低調,成天裝出一副很忙的樣子,對於外面爭鬥,是不聞不問。
“今兒天氣不錯,我們要不先走走。”
從軍營出來的王韶瞧了眼天,又向郭逵道。
郭逵道:“請。”
二人沿著小道往城內的方向行去。
“想不到此番裁軍會如此順利。”郭逵輕鬆地笑道。
王韶卻道:“暫不可大意啊!”
忽聞一陣銅鈴聲從遠處傳來。
二人舉目看去,但見遠處的山道上,行來一支糧隊。
王韶瞧著押糧的人是身著制服的衙差,不禁道:“這些應該都是那些大地主交上來的稅糧。”
郭逵呵呵笑道:“看來今年的稅錢比之去年,是隻多不少啊!”
以前哪裡看得到這場面。
王韶嘆道:“要是那些大地主年年如此,又何愁財政不善。”
郭逵道:“但是明年河中府肯定要輕鬆許多,如果裁軍能夠達到預期,能夠裁去近一半,再加上稅糧充足,這一進一出,日子可是要
《北宋大法官》 第五百八十五章 禁令(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