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章 官有政法,民從私契 (第1/5頁)
南希北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可真的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使得那些清閒慣了的官員們,都有些無所適從。
原本經過那場撲買稅的官司,這法令和政令的楚河漢界,已經形成,雙方都已經擺開陣型,準備用最原始的鬥爭方式來解決問題。
哪裡知道稅務司突然空降,改變了整個局勢,使得楚河漢界變成了三國。
這三角關係永遠是最複雜的。
其實稅務司的到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分割了行政權,但是北宋的官員對於這種情況,也是非常非常熟悉的,因為這北宋的權力,早已經是被分割的是支離破碎,所以分割權力,大家無所謂,因為既然你分割的是行政權,那大家就還是同屬一個陣營。
可惜,又不是,這稅務司的態度,真的就是跟敵人差不多,而且稅務司的掌舵人,並不是出自傳統的官僚階級,是屬於底層的吏。
然而,更復雜的是,這稅務司的這種分權,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又是一種集權,因為以前是很多個官署一塊管收稅,官府管,轉運司管,戶長里正管,解鹽司管,提舉常平司管,等等。
如今稅務司將所有收稅權全部收回來。
這就引發出一個問題,誰來制衡稅務司?
這就好比樞密院和三衙的關係,軍政軍令分開,甚至比樞密院和三衙的關係,更為尖銳。
樞密院和三衙本質上是沒有矛盾的,只是將軍政軍令分開,但是稅務司與官府是存在矛盾的,而矛盾就是因為免役法的頒佈,官員也得交稅。
再加上稅務司表現的非常強勢,剛剛抵達河中府,官署都還未有正式開門,就要針對白紅契開刀,這個問題可是民間廣泛存在的,也涉及到大量官員、鄉紳、地主的權益。
稅務司就是要與所有人為敵。
但由於之前有關稅務司的傳言,這又令很多人心生忌憚。
韋應方他們之前敢與皇庭作對,甚至都不惜動用武力,但是面對稅務司,他們還都有些犯怵。
既然不敢貿然武鬥,那就只能先文鬥。
根據制度而言,官府是難以去調動稅務司的,因為稅務司的原則就是依法收稅,而不是依令行事。
可既然依法,那麼自然受到皇庭的監管,因為司法就是掌控在皇庭手中的。
正好稅務司向皇庭發起訴訟,那麼在這個紅白契官司上,官員與鄉紳、百姓達成一種共識,就是先試試,看看皇庭是否有效限制住稅務司。
到底是兩害相權取其輕。
皇庭就是再可惡,也得遵守法律和證據,只不過在律法的兩端,大家是平等關係,一切都看證據,而他們忍受不了的恰恰就是這平等關係,這是一個封建社會,你跟我玩平等,是腦子撞壞了吧?
但是稅務司不同,雖然稅務司的原則是依法收稅,但是在官員們看來,你這是依法剝奪我的特權,如果你能向我收稅,那這就是一種不平等關係。
在皇庭我們與人平等,在你稅務司這裡,我還低你們一等,這怎麼能行。
關鍵他們與公檢法之間,還能談判,還能交涉,還能表述自己的難處,但是稅務司完全就不跟他們談,他們的關係,就僅限於稅。
稅務司顯然是更為可怕的。
此時已經寒冬之際,凜冽的寒風吹到臉上就像刀刮一樣,皇庭門外的大樹在風中狂舞著,那乾巴巴的樹枝,不時發出“喀嚓喀嚓”的聲音。
但這依舊阻止不了百姓觀審的熱情,與天氣宜人的深秋一樣,院內外擠滿了人,大家緊緊貼在一起,溫度在傳遞,似乎也沒有那麼冷了。
而上回缺席的官員們,這回是老老實實坐在貴賓席上,雖然他們很想跟皇庭做切割,但到底還是離不開啊!
其實根據皇庭的設計,冬天就應該是在室內審,也就是庭院後面的那間大堂,但是今日審理的紅白契官司,幾乎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深受各階層的關注,張斐還是決定,在庭院審。
不過在庭臺兩邊,還是豎立起兩道屏風,遮擋住了寒風,但也擋住了張庭長的顏值,引得兩邊的百姓,頗為不滿。
而這場官司圍繞的關鍵點,就是民間白契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到底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其實並沒有明確規定,只是這白契民間都認,官府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多半還是會認的,而稅務司的要求,就是皇庭拒絕承認法律效力。
如果真的有明文規定,那民間就也不敢認,尤其是解庫鋪等典當行業,如果交易期間,出現扯
《北宋大法官》 第六百一十章 官有政法,民從私契(第1/5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