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12|生意經 (第1/3頁)

南方赤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被如此聲音裹挾著,潘小園不停也說不過去了。大嗓門老闆娘殷切招呼:“娘子要做過年的衣服,到俺這邊來準能找到最好的!——這匹,東京最新流行的纏枝水林檎大花兒,有名號,喚作‘綠肥紅瘦’,最趁娘子這頭黑油油頭髮!價格麼,娘子今日是稀客,大姐姐給你打個八折……不喜歡?看看這款‘燎沉香’……”

潘小園問出了一尺布的價格,沒志氣地決定還是找藉口遁走。打了個哈哈:“那個,奴今日還有事……”

大嗓門老闆娘顯然不給她這個臺階,十分善解人意地笑吼道:“娘子今日是不是沒帶夠錢?沒關係,可以先賒著嘛……”

潘小園強笑道:“那多不好,多影響你們生意……”

一面將那款“燎沉香”瞟了最後一眼,一面逃似的離開布店,暗暗決定,若是以後能攢夠錢,一定要殺回來買買買。

布店老闆娘暫時安靜了一陣,於是街上諸般聲響重新浮了出來。在一片烏央烏央的嘈雜中,潘小園終於辨認出了一個熟悉的而聲音:“炊餅哎——炊餅——今早上剛出爐的新鮮大炊餅——”

趕緊提了籃子,走到牆根底下,張眼望過去。武大已經收拾好了擔子,沿街踱步,笑眯眯地喊上了。

都說專注工作的男人最有魅力。再加上潘小園眼下心頭舒暢,她居然頭一次覺得,武大的臉看起來也沒那麼討厭嘛。

只見武大笑容可掬地招待來往客人,一手收錢,一手掀開擔子蓋兒,撈出白白的炊餅。這兩隻手左起右落,右起昨落,行雲流水,十分熟練。他拿炊餅的時候,手裡墊著一方白帕子,以免沾了銀錢的手指頭和食物直接接觸——這是潘小園死乞白賴要求他加上去的。

便有人問他,為什麼今天手裡添了個白帕子。武大嘿嘿嘿笑著,只是答:“我渾家讓拿的,乾淨,嘿嘿,乾淨。”

不少買主大概都是出外買早點,急匆匆走過來,湊頭到擔子裡看看他的炊餅。有不少卻又搖搖頭走了,轉而在旁邊的湯餅鋪,要麼就到另一側的煎點藥茶攤子上落座,熱熱的喝一碗。有那些走得急的,趕時間,才快速買幾個炊餅揣懷裡,邊走邊吃。有時候,買了兩個炊餅當主食,又坐到旁邊的鋪子裡,點菜去了。

偶爾,還能遇到大戶人家裡派出來跑腿的小廝,一買買走十幾二十個,作為一大家子的早飯。武大這時候一張臉簡直笑出了一朵花,極盡殷勤,小短腿像裝了風火輪。可惜這樣的買賣並不多,大多數時候,還是零售多於批發的。

潘小園默默觀察著,調動以前大學選修的經濟學知識,大概能明白為什麼武大的生意遲遲火爆不起來了。

第一,武大的炊餅並非縣內百姓的“剛需”,也就是說,可替代的商品太多。左有湯餅鋪,右有餶飿鋪,餛飩攤,肉餅攤,還有街上那一連串的茶樓酒樓,都是他有力的競爭對手。和那些湯湯水水的豐富早飯相比,武大的炊餅唯二的優勢,就是價格便宜、便於攜帶。而這兩個優勢又不是他獨攬的——缺乏核心競爭力。

第二,價格低,意味著利潤空間也低。回憶現代社會里,專門賣饅頭的小販哪能活得下去?白饅頭都是依附在大型副食店裡,作為連帶產品銷售的。武大的產品種類太過單一,產品技術含量不高,除非大規模生產,否則很難形成產業競爭力。而家裡那個小小的手工作坊,靠他一個人,怎麼實現批次產出?

第三,市場遵從二八定律:百分之八十的炊餅,都是百分之二十的顧客買走的。這部分“大客戶”,武大卻沒有和他們形成固定的供需關係,總是處於等生意上門的狀態。而其餘百分之八十的零買客人,儘管只是十文八文的交易量,武大卻對他們重視得過分,經常為了多賣出一個炊餅,走街串巷,走到人流稀少的小街坊裡去。

綜上,如果武大隻有做炊餅的手藝,那麼他最好的策略,是和大戶人家、茶樓、酒樓合作,成為他們專門的主食供應商,做批發生意;如果武大依然想挑著擔子上街零售,那麼他的產品最好多樣化、高階化、價格高低不等,以吸引不同層次的顧客——人家好不容易出一趟門,就為買兩文錢的炊餅?那時間成本可都不只兩文錢了。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要解決賒欠問題。古代老百姓沒有理財觀念,不知道金錢的時間效用。譬如賒欠一百文,一個月後還賬,仍然是還一百文。武大相當於給全縣的百姓發放了或多或少的無息貸款,而他自己的現金流卻受到極大的制約——能盈利才怪。

潘小園暗暗嘆了口氣,心中慢慢梳理出一套方案。眼下自己尚且沒有能夠自力更生

《穿成潘金蓮怎麼破~》 12|生意經(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