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50部分 (第1/4頁)

連過十一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待吳遂仲引著諸人坐下,張偉因問道:“儀式繁瑣,諸位先生亦是疲累,此刻返來,有何有要說?”

卻見何斌欠身一笑,向張偉道:“此刻過來,卻有一事需加急辦理。先是漢軍攻下諸城,咱們鎮之以靜,諸事但依大明舊例。此時海晏河清,漢軍已不理民政,有些政務,卻也該到了料理的時候了。”

正文 第六十三章 倭亂(二)

“志華,此番過來,是要說一下城市匠役、茶馬、商稅,還有商役改革的事。咱們免了農民賦稅,這城裡人可沒得什麼好處。若是將這些弊政改上一改,那江南上下,無有不感恩戴德者。”

張偉撫掌曰:“善!此議甚妥。如何進行,內閣可有結果?”

吳遂仲點頭道:“這些舉措動靜甚大,戶部不能自專,半月前咱們內閣就開始會議討論,現下已然有了定論。”

他將早已準備妥當的奏本遞將上來,張偉開啟一看,因見是一水的蠅頭小楷,只略掃了一眼便已是頭暈眼花。因笑道:“不必如此,撿其要點來說,我聽著便是。”

何斌向他一笑,道:“早知如此,知你定然不愛看這些。也罷,由我來略說一說,便是了。反正這些,你也不懂。”

張偉不顧其餘內閣大臣臉色,急忙點頭道:“是了是了,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這些我是不懂,原要你們多留意操持才是。”

“大明匠役,分為官辦、匠役、以銀代役諸法。官辦工匠原是歸內廷二十四衙門中的內官監署理。主管木、石、塔、材、東行、西行、油漆、火藥等十行。凡國家營造、內廷用度都有這些,還有戶部的工場、作坊而行。國家付給材料,匠人領官俸而造做。原本這些工場、作坊都在南京,成祖遷都後大半遷往北京,現下南京尚有數十家工場,幾千官匠。因乏人管理,內監剋扣,高手匠人不堪其苦,要麼逃亡,要麼怠工,雖然每年耗銀十幾萬,卻是全無用處。因此,內閣廷議決斷:裁撤官辦工場、作坊。”

他剛一說完,已見張偉提筆在內閣奏本上某處批紅,想來是準議了事。因笑道:“漢王不必著急,仔細想想再行批覆不遲。”

張慎言亦躬身道:“國家大事不能如此草率而行,漢王殿下需仔細想過,再做決斷的好。做臣下的固然是要建言上奏,做主上的也需有些主意方好。”

張偉心中冷笑,心道:“你們哪裡知道,我來的那個時代,國營企業最是差勁不過,我可見的多了。哪裡需要你們來提點我!”

因擺手道:“不必多說,不但南京,所有的官辦工場、作坊盡數裁撤,日後官府有何營作,都可以僱傭而行。”

何斌拱手笑道:“如此,那些被世代拘役的匠人們想必會稱頌大王恩德。再有便是茶馬、鹽法。大明舊例,茶、鹽都是政府專賣,商人需有茶引、鹽引方能貶賣。原本是政府收入的大宗,只是自成化爺後,鹽法敗壞,公候豪門公然販賣私鹽,政府收入越來越少,私利盡入候門;至於茶引,放引的地方多半不產茶,茶商運轉不易,官府壟斷後又不善經營,屯於倉庫直至黴爛。嘉靖十五年時,一次焚燬黴爛壞茶兩千萬斤。內閣議:自以取消茶鹽專賣制度,改為至鹽茶鋪子徵收賦稅,因兩樣都是重利,徵十五稅一。是否當行,請漢王決斷。還有商稅,原本是三十稅一,因各處多設鈔關、塌鋪、抽分局,因官吏橫暴不法,竟有五抽一的重稅。再有神宗年間的稅監礦監,商人多半不能支援,多有破產橫死者。”

這何斌商人出身,對明朝的商稅弊端最是清楚不過。明朝以農立國,對商人原本就持歧視態度。那商稅原本是三十稅一,到也不得。到後來四處設卡,到處徵稅。過路給錢,過橋給錢,甚至運貨到北京,還需給進城費。那塌鋪是官府庫房,以商人堆放貨物之用,原本是造福於民,誰知後來官府強迫商人放置貨物,無此需要的也必須交錢方可,當真是橫徵暴斂,雁過拔毛。這樣的榨取和掠奪之下,到明末之明,工商業早已瀕臨破產。至於商役,更是無理之極的制度。城市居民與農村一樣,都分裡甲。城市居民有兩種徭役,一曰火甲,二曰鋪行。

這火甲乃是小民五人,持鑼、鼓、梆半夜而行,提醒市民小心火燭,報時報刻之用。久而久之,火甲事務繁重,小民不堪其擾。而富戶豪門,則交錢免役了事。小門小戶,也可交錢免役,只是後來官府欺凌百姓,交了錢仍不免役的大有人在,形成了加倍的剝削,萬曆十年,杭州城因火甲一事引發大規模民變,便是一例。火甲到也罷了,這鋪行便是明朝政府對商人加重剝削的最厲害手段,一旦有商號被選為鋪行

《大漢龍騰》 第150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