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62.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 (第1/2頁)

天蓬校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韓王山上,幾乎所有人都看見了光狼城裡的雄雄大火。

山上的所有人都聽得到那裡傳來的激烈的喊殺聲。

到了清晨的時候,局勢更加明顯。

趙國尚火徳,趙軍是紅色兵甲。秦軍尚水徳,則是黑色兵甲。

遠遠望去,那團本來很厚重的紅色,竟然被無數條黑色的細流切割,分散,然後就像紅色螞蟻群進入熱鍋一樣,七零八落。

幾個負責眺望的趙軍哨兵急匆匆的跳下樹,想要彙報什麼。

山頂上的趙括卻是一擺手,匆匆擂鼓聚將。

誰都看得出來,趙蔥遭到了伏擊。

“看來趙蔥應該是敗了。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白起應該沒死。秦人在光狼城那裡,有埋伏。”趙括嚴肅的說道。

帳內一片肅穆,所有人都明白這句話的後面意味著什麼。

渡河的趙軍,有四十萬。這其中還有十萬人,在前幾天之前是和自己把酒言歡的兄弟。自己這些人能在前線賭命,也是因為有信得過的弟兄守護自己的後路。

“將軍,我們應該去救援一下。”蘇射小心翼翼的說道。他生怕趙括因為帥位被奪而作死不救,心裡有些著急。

“那是當然。”趙括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沒有絲毫猶豫。

那些都是自己的袍澤,也有許多人是自己曾經的手下。何況,自己的夢想,是整個天下。要實現這個夢想,沒有足夠計程車兵是不可能做到的。

“司馬越,立刻按原計劃,前往丹河上游。”

“諾!”

早在趙蔥出兵之前,趙括就已經讓人準備了大量的麻袋,長達數十米。

韓王山上的石塊,泥土,也被蒐集起來。

等到趙蔥渡河以後,這些麻袋、石塊泥土,都被送到了丹河上游。

趙括是知道地形的。

丹河和秦川水一樣,起源於丹朱嶺發鳩山。秦川水注入沁河,而丹河則沿著長平城、韓王山流向遠方。

丹河上游水量較少,在長平只有一兩個小分支流量,流入博愛城以後後,會合郭壁泉、文合泉、三姑泉等泉水後,水量才大增。

而韓王山離其發源地距離僅有數十公里,它前面的這一段丹河,屬於寺莊鎮段,更是上游中的上游。

這段水量有限,河床寬度有限,僅20多米寬,舒緩平穩流淌。

所以之前秦軍能夠輕易渡河攻擊店上壁壘。

而趙軍也能輕易渡河襲擊秦軍糧道。

趙括不是沒有想過直接挖渠,將丹河併入秦川水,一次性解決丹河問題。

但那樣的工程,不是他能想象的,也不是這區區十萬趙軍能做到的。

就連這次在上游阻斷丹河水流,耗費的工程也要遠遠超出了趙括的想象。

如果不是在事先,已經有無數條柱子在丹河兩岸立起來。

無數條繩子連線在柱子上。

而車輪,或者說滑輪,這個趙括的好朋友再次登場。

如果不是趙括甚得軍心,趙軍對趙括的決定完全不會質疑,堅決執行,誰會願意在自己一方優勢明顯的情況下去準備後路,去做這種極有可能沒有收穫的苦差事呢。

事實上,趙括好幾次親臨一線想自己親自把土塊包進麻袋裡,都被周圍計程車兵搶著做了。

他們甚至還覺得理所當然。

在他們眼裡,沒有趙括掛帥的軍隊,是不可能取勝的。

如果沒有這些如果,這次截斷水流根本不可能做到。

趙括本來甚至還想著在麻袋的中間隔開幾段,讓水流可以透過,避免阻力將麻袋沖走。

但是隨後,他就改變了主意。

隨著趙括一聲令下,這些麻袋被沿著繩子拉到了河水中間,然後放下。

“砰!”

前幾個麻袋只激起了無數水花,但量變產生質變以後,丹河的流量,肉眼可見的小了。

只不過,麻袋堆後方的水面,越來越高了,甚至還有河水逐漸從周圍蔓延了出來。

與此同時,李雲帶著五千甲冑步兵在丹河西岸,韓王山前方迅速佈陣。

他們並沒有結成傳統的軍陣,而是十人一排,十人一列,排成數個方陣。

方陣之間隔開十步之遠。

列陣之後,這些士兵朝著前方射出一輪弩箭。

箭矢斜斜的插在地面上。

意思很明顯,衝撞軍陣的,從軍陣前方直接過來的

《穿越戰國,開局直面白起》 62.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