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刨士族祖墳的秘訣 (第1/2頁)
蜀中劍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天水郡上邽縣,兩萬蜀軍排成整齊的軍陣,自官道撤了回來。 沿途路過農田,隴右百姓皆閃避讓行,即便是在田地裡勞作的農民也是如此。他們大多躲的遠遠的,悄悄的觀摩著這隻大漢兵馬。 看到隴右百姓的反應,馬謖只是輕輕搖搖頭,感慨這隴右真是動亂太長時間了。 他記得當初蜀軍自漢中出川,道路兩旁的農夫百姓皆安穩如初,絲毫不畏懼兵馬過境。也唯有動亂太久的地方,百姓畏兵如畏虎,往往軍隊過境就躲閃的老遠。 不過沒事,現在隴右已經是大漢的地界了。他馬謖早晚要讓隴右百姓不懼兵馬過境,田間農夫可安然勞作。 “跟各部囑咐好,若有毀壞農田者,皆需按原價賠償。若有擾民者,皆軍法處置無論身份明白嗎!”馬謖轉頭下令道,命令各部謹慎行軍。 “將軍無需憂慮,這些當初丞相都交代過。”副將回答道。 “那就行,但也需要多強調,我可不希望漢軍有人死在軍法上而不是戰場上。”馬謖點點頭,平靜的囑咐道。 在馬謖帶領下,蜀軍軍紀嚴明,秋毫無犯的透過了各縣,回到了西縣。 安置好各部蜀軍,馬謖也暫時代理天水郡的大小事務。 不過說是代理,但實際並不需要馬謖幹什麼事。天水郡由諸葛亮李嚴輪番治理半年多,積壓的政務基本上都處理的差不多了。 至於李嚴打算沿用推行的均田法,在他心腹那裡也都有了完整的計劃書。 不得不說,李嚴要是沒那麼貪權貪財,也算得上一個有才能的官員。在很多事務的處理方式上,他可比馬謖乾的漂亮多了。 唯一有點隱患的,就是天水郡的官員成分了。蜀中官吏和本地官吏的關係不大好,彼此為了爭權經常打架。 不過這也不是馬謖可以處理的,他能做的就是一碗水端平兩不相幫。 仔細檢視了一番,馬謖發現自己反而沒啥事可以幹了。 現在已經是春天,正是農時不能攤派徭役,馬謖就算想興修一下水利現在也不是時候。隴西郡那邊有李穆頂著,短時間也用不上他。 沒啥活幹了,馬謖開始動起腦筋,思考起自己能做點什麼了。最好是能搞點給士族添堵的東西,要是能讓他們起殺心就更好了。 思考了一番,馬謖看到案板上的竹簡,突然靈光一閃。 我測,我怎麼把造紙術給忘記了? 這可是一個大好的東西啊! 要說什麼東西對士族的打擊最大,那絕對要屬造紙術和印刷術了。這兩個技術是打破士族知識壁壘,讓教育普及化的關鍵。 事實上士族最大的問題,並不在於他們有多少私兵,有多少田畝,隱藏了多少隱戶。而是在於他們所把持的經學知識的獨一無二,你不用他們就無人可用。 身為其中的馬謖可以清楚的感覺到,士族子弟和寒門豪族子弟有著明顯的區別。 即使最落魄計程車族子弟,其教育水平也可以甩寒門好幾條街。 這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在於讀書的成本。 即便是最便宜的紙,一張都得數百文錢。至於竹簡和帛就更別說了,落魄點計程車族都用不起。 沒有這個東西,寒門子弟受教育的機率就大幅度被削減了。加上世家的壟斷學術,對知識的解釋權進行把控,寒門豪族子弟根本瞭解不到這些經學。 比如束吉,作為東羌一族的首領能學會一點兵法經學。這還是他拿著刀逼著綁來計程車族子弟給他解釋才勉強明白一點。 最終的結果就是,即便馬謖想啟用寒門,但對治理地方一竅不通的寒門子弟根本不堪大用。若是不用士族子弟,馬謖根本無法治理好地方。 這個時候,造紙術和印刷術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既然想把科舉制推行下去,造紙術和印刷術都是必不可少的一環了。”馬謖摸了摸下巴,感覺自己好像找到了新的作死竅門。 如果說均田是在拿刀給士族割肉放血,那教育普及和科舉就是在刨士族的祖墳了。如果推行這些政策,那來刺殺他的刺客可以組成一隻軍隊了。 而這一切最關鍵的一環,就是這造紙術了。只有改良造紙術給家人們把這紙的價格打下來,才能做到教育普及的第一步。 想到這裡,馬謖立刻招來了西縣的官吏詢問道。 “現在隴右大族,是否有擅長造紙的工匠?現在身居何處?” 這位天水本地官吏看了馬謖一眼,隨後低下頭恭恭敬敬的回答。 “稟府君,天水郡的確有會造紙的工匠。不過這隴右的造紙生意基本上都是冀縣楊家負責,旁人皆不得插手。” “而所有會造紙的工匠,基本上都是楊家的奴僕家丁。若是府君對此有興趣,可以跟楊家家主談一談合作。” “楊家?”馬謖微微一怔,思索了一下很快反應過來是誰了。 這個冀縣楊家還是個大族,而且是隴右勢力基本最大的家族。他們的家主還算比較有名,名為楊阜。 就是那個誓死跟馬超作對到底,最後硬是把馬超逼得走投無路的隴上名士。 楊阜具體啥水平不清楚,但是他作為隴右士族能在曹操西征
《三國:我馬謖只想作死》 第一百零七章 刨士族祖墳的秘訣(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