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五千五百八十章 贏秦乃是伯益後 (第1/2頁)

指雲笑天道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黑袍的眉頭一皺:“贏秦部落在這個時候出現了啊。他們是伯益的後人,也是商朝最重要的盟友和大將,甚至在最後紂王滅亡時,天下大多數的諸侯都背叛了商朝,只有贏秦部落還站在紂王一邊,大將惡來為之戰死,只不過,為何商朝建國幾百年了,這贏秦部落還只是一個西陲大夫呢”

老祖微微一笑,說道:“說起這贏秦,哦,秦是後來的事,現在還沒這個稱號,說起這贏氏部落,其最早的祖先,乃是與大禹同時期的柏益,這柏益是堯時期的大法官皋陶之子,輔佐了大禹一起治水,有很大的功勞,在大禹登上帝位之後,一度是把伯益作為繼承人,也立下遺命,要禪讓於伯益。”

“但此時的父系天下已經漸漸地流行,再象母系部落時代那樣,以禪讓的方式把首領之位讓給沒有血緣關係的外人,已經讓很多人無法接受了,若是天下的帝王都是以禪讓的方式來傳承,那部落的首領也得用這套規矩讓給他人,所以在大禹死後,伯益按舊制為大禹守孝三年,而這三年裡,天下諸侯們都去朝見大禹的兒子夏啟,而不是伯益,三年之後,伯益復出之時,已經不可能再按原來的想法登上帝位了,只能把大權和帝位讓給了啟,自己退為一方諸侯。”

“伯益有兩個兒子,一個是費氏,一個是大廉,費氏的後代費昌,在夏朝末年,去夏歸商,當了成湯的御手,從此成為了商朝的諸侯,而另一個兒子大廉的後代,名叫中衍的,在商王太戊的時期,也成為了商王的御者,獲封諸侯,這個中衍的子孫在後續的歷代商王手下做事,都有些大小不一的功勞,所以贏姓多顯,遂為諸侯。”

黑袍點了點頭,這些事情他在史書上都看過,不過他心中還有個疑問,於是問道:“那這贏氏在伯益的時候就已經有了,後續是他的兩個兒子的後代分別又成了諸侯,難道都是贏氏嗎不應該分家之後另立門戶了嗎”

老祖微微一笑:“贏是姓,如果是分家後另立門戶,會有不同的氏,就象後世到了周朝時,有贏姓趙氏和贏姓秦氏之分,最後分別是趙國和秦國的起源,在上古的夏商時代,這姓氏的劃分還沒有這麼嚴格。伯益的子孫,不管是出於何種分支,都是贏姓。”

黑袍的眉頭一皺:“那這惡來一系,是中衍的子孫,還是那費昌的子孫呢”

老祖勾了勾嘴角,說道:“惡來一系是中衍的子孫,贏姓部落有養馬的傳統,子孫多在夷狄地區,這點從他們幾代能拿諸侯的祖先都是給王者當御手,就可以看出來,那基本上是天下馬術最好的人材有這個資格。這也說明了贏部落一直是在草原地區發展,在這次商鬼大戰的時候,中衍的後人,贏部落的首領也率部參戰,不過,他們大部分人馬是在西陲隴右一帶去防禦鬼方的偏師和羌人,只有族長帶著數十輛戰車和幾百戰士來馳援了武丁,霍州峽谷一戰中,他們也立有戰功,而且透過俘虜和繳獲,學到了鬼方一族先進的戰車與騎兵技術,帶著這些技術,他們回到部落之後,戰車和馬術又得到了很大的發展,成為了關中地區比較強大的一個諸侯國。”

黑袍微微一笑:“既然這贏部落一直忠於商朝,而且軍事實力強大,為何商朝卻是對周部落更好,更加重用,而不是這個贏部落成為西方大國呢”

老祖平靜地說道:“因為贏部落本身還是遊牧部落,跟羌人雜居混住,這點在商朝看來,就是不太可靠的,對贏部落,他們看成是類似九夷之師的這種外夷,可以召來打仗,但是不可以作為穩定一方的基石。”

“至於周部落,他們雖然之前也是混居在夷狄之中,但當週部落遷到了周原之後,重新撿回了農耕這套祖傳手藝,於是迅速地可以立足,站穩腳跟,農耕能帶來的穩定的糧食產量,更是可以讓人口迅速地增加,而贏部落跟其他的遊牧部落一樣,因為四處遊牧導致糧食產出極不穩定,一旦沒有了水源草場,或者是遭遇了天災,牛羊大批地死亡,那部落就會非常地虛弱,只能再次遷移,這讓商朝甚至很多時候無法找到贏部落,只有每隔數年的朝貢大會上,贏部落派來使者,才能講明現在部落的所在,可往往商朝再派使者過去時,這贏部落又再次遷移,不在原地了,而周部落卻是守著周原,後來又到了岐山築城,幾百年不變,從這點上來說,在商王的心中,周部落肯定是比贏部落更加穩定,可靠的。”

鬥蓬忽然說道:“是不是還有一點,那就是周部落對商朝派的主要任務,也就是抓捕羌人和鬼方族人,來作為人牲獻祭,在這點上更加賣力呢”

老祖微微一笑,說道:“是的,鬥蓬尊者說到實質了,商朝最終支援誰,重用誰,仍然是

《東晉北府一丘八》 第五千五百八十章 贏秦乃是伯益後(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