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朽木 (第1/2頁)
冷泡茶加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三將全部死於非命!
甚至這次還都是熟人!
“馮休元!張文進!”劉備一口便叫出了這兩將的表字:
“去歲周公瑾克南郡之前,兩人便聯袂過江前來投效,如何……”
孔明面色沉重:“荊州時向巨達曾和我說起過他有一族侄名向寵,聰慧有禮,還未加冠。”
向巨達即向朗,寄居劉表處時雙方也打過交道,如今在江陵城以北的臨沮任縣長。
“應是光幕所說的荊襄之戰。”關羽捻鬚記了起來:“我等克復了臨沮,那向朗便投了大哥,並最舉薦了自己的族侄。”
這也是合理且順理成章的猜測。
“會死於混戰?”張飛不相信:“蠻人柔弱,如何能讓一良將死於其中,或有陰謀!”
劉備瞅了瞅自己三弟的腰圍,搖頭:在三弟你面前有不柔弱的人嗎?
但是知曉三將之死,劉備對孔明苦笑道:
“只是苦了孔明,夷陵之役,三弟、馮習、張南皆歿,向寵、廖化也平添敗績。”
“此皆漢之良才,一戰損歿,難怪廖化七旬之軀亦要披掛上陣。”
“那主公更應慎重行事,避免再入此窘境。”孔明告誡,劉備應下。
【位列第十一的馬忠其實更像個文官一些。
劉備贊其能力,孔明執政時平定南中叛亂,協助孔明管理南中七郡。
蔣琬費禕執政其間馬忠也參與了國策的調節,費禕出軍抗曹爽時甚至還在成都主持大局,稱得上賢臣,善終。】
眾人二鬆了一口氣:總算不是死於非命了!
蔣琬感受著投向自己的視線無奈撓撓頭:知道自己很強,但真的不想這麼忙啊,如果可以,還是好想被人稱呼為蔣書佐啊。
“這馬忠居然心懷漢室!”劉備則是萬萬沒想到:
“我去丹徒時與這馬忠打過照面,是那潘璋的部將,想不到竟胸藏宇宙!”
“等江陵初定我便去信於馬忠,有如此之才何必屈居潘璋之下!”
張飛一臉讚歎:“大哥我錯怪你了,想不到丹徒直行還能發現如此良臣!”
眾人都為劉備的發現而高興,但孔明總覺得似乎不太對,但又不好出言打斷。
【傅僉和其父傅肜都是武將,但可能為了避免父子同列,傅肜就被遷到了文臣裡。
夷陵之戰時傅肜主動為劉備斷後,死前痛罵吳將:
“吳狗!何有漢將軍降者!”
傅僉有勇有謀姜維甚愛,263年傅僉駐守陽平關拒魏軍。
副將蔣舒反叛導致陽平關陷落,傅僉寧死不降,死於亡國前夕。】
滿門忠烈!
關平看了看那傅僉的塑像,又看了看自己那一如高山一般沉默的父親。
忍不住胡思亂想起來:不知道光幕中的那個自己和父親一起遇害時是個什麼想法,但多半悲痛欲絕吧。
那這個傅僉呢?其父為大伯斷後而死,其人最終也為阿斗盡忠,也不知他死前是否想起了自己的親父?
不,他也並非單單為阿斗盡忠,也是為漢而死,一如自己與父親,赴死不僅為兄弟之義,也為漢之忠節。
“小人該殺!”關羽話語間殺氣四溢。
但眾人也都明白他的意思,傅僉被這小人蔣舒所叛而身死失陽關。
關羽亦時為孫權所叛而失江陵,身死麥城,簡直有點感同身受了。
“我等必不讓此父子再遭如此厄難。”劉備安慰關羽,亦是告訴自己。
傅肜也是去年投效於他帳下做了督軍,沒想到心底竟有如此一腔血勇!
【其實從蜀將命運也能一窺季漢之命。
十四將中稱得上善終的僅趙雲馬忠王平三人,其他的要麼病死要麼戰死。
當然文臣也差不不太多。】
畫面移動,移入了另一側廊中,劉備一眼就看到了第一個塑像下面的名字:龐統。
也不知道周公瑾還能挺多久?劉備心裡飄過一個不太禮貌的想法。
但隨即心中警覺:什麼叫文臣也差不太多?
武將戰死沙場算是宿命,聽這口氣怎麼文臣也命運多舛?
【十四文臣依次是:龐統、簡雍、呂凱、傅肜、費禕、董和、鄧芝、陳震、蔣琬、董允、秦宓、楊洪、馬良、程畿。
其中龐統就不談了,為劉備取蜀而戰死,其中倒黴蛋呂凱和向寵類似,死於南蠻叛亂。
《劇透歷史:從三國開始》 第74章 朽木(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