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959章 大戰一觸即發 (第1/2頁)

我是泡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昨夜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光陰如梭,彈指一揮間,兩年過去了。

兩年裡發生了很多事,首先,俺答在猛攻京畿之後無果,轉而大掠山西。

山西明軍無法抵抗,最終被摁在地上一通亂揍。

明軍主力這時在京畿,因為剛剛攻破北京並不敢輕舉妄動,所以只能眼睜睜看著山西被韃靼人蹂躪。

但山西人也不是好惹的,本來明軍在當地的控制力就很薄弱,再加上任憑韃靼人燒殺搶掠不作為,搞得當地士紳天怒人怨。

終於,原本投降明軍的鎮西衛指揮使殺了明軍監軍從岢嵐南下,在磨盤山一代宣佈重新尊奉大魏紹武帝。

緊接著中陽舉人秦瑜帶領百姓殺了當地縣令宣佈重歸大魏,一時間晉西南石樓、永和、大寧應者如雲,十數日便招募了一萬餘人攻打汾州。

汾州明軍逃往介休,秦瑜從磨盤山中請出鎮西衛指揮使劉稟先,兩軍合為一處,四處出擊攻打明軍。

雖然韃靼人走後,明軍捲土重來,但幾次都被劉稟先和秦瑜帶兵擊潰。

一時間誰也拿誰沒辦法。

紹武二年正月,秦瑜歷經千辛萬苦趕到金陵,請求朝廷給予支援。

徐嵩大喜,這種天降的好處不接著簡直就是暴殄天物。

很快紹武帝就親自接見了秦瑜,並給了秦瑜平陽知府的官銜,又加封劉稟先奮威將軍號,令他二人帶兵南下攻打曲沃、聞喜、夏縣,準備迎接官軍。

秦瑜臨走時,徐鶴還讓十三帶領海防營的十餘名老兄弟隨他一起回山西。

一方面是按照朝廷已經開始的大練兵重新整備軍伍,另一方面也是讓十三注意明軍動向。

等秦瑜走後,徐鶴趕緊調撥新安衛、潁川衛從開封北上攻打洛陽。

洛陽守軍因為被切斷糧草以及跟明廷的聯絡,早已惶恐不安,大軍一到,明軍便開城投降了。

攻下洛陽,戚繼光率領的新安衛以及部分海防營新兵,從白狼渡渡過黃河,很快便佔領了運城。

秦瑜和劉稟先見朝廷這麼快就打了過來,頓時大喜過望,很快便南下攻佔了三線,完成了跟朝廷兵馬的會師。

自此之後,黃河南岸的明軍勢力只聚集在豫南幾座重要的大城當中,而黃河以北,明軍實控的地盤也只有晉北與整個京畿,最多再加上個聽調不聽宣的山東北部。

眼看形勢一片大好,有些衝動的朝廷官員紛紛上疏請求大都督府乘機全力北伐收復失地。

說這種話的,不是傻就是壞。

其實如今的魏軍看似形勢一片大好,但實則危機重重。

首先,韃靼已經於晉北退出關外,京畿的朝廷死忠也被明軍基本撲殺,只有如今駐紮在山海關的陳應詔帶著豹韜衛和新編練的四衛倚靠關外的遼東女真人,勉強堅守。

但朝廷三番五次讓他帶著人馬從海上撤離,可陳應詔卻屢次用堅守待援的藉口來推脫。

徐鶴知道此人心思深沉,也猜到了他的想法,無非是天下未定,無論是明軍還是魏軍,都需要自己的支援。

於明軍而言,有他在便不敢輕易南下!

於魏軍而言,若是北伐,陳應詔就是最好的,夾擊京畿明軍的釘子。

一時間魏廷、明軍紛紛遣使前往山海關。

陳應詔和李彝等人的官位在明軍已經做到了異姓王的地步,魏廷還稍稍好些,只給了陳應詔大都督府右都督的官銜。

陳應詔擺明了兩不相幫的態度,明軍自然就能抽出人手,從大名府和井陘兩路攻打晉西南。

戚繼光帶著新安衛和平陽府的人馬,在翼城根明軍匍一接觸便很快拖忘了絳縣以南的太陰山一線。

沒辦法,以現在魏軍在晉西南的實力,根本沒辦法與明軍抗衡。

但劉稟先因為之前接觸過的明軍都不是明軍主力,數次攻城略地、所向無敵的他不聽戚繼光號令,私自拉著他的人馬在距離太陰山不遠的陳村峪跟明軍的周於德部接觸。

劉稟先的人馬在周於德面前一觸即潰,死傷三千多人,將附近的絳水都染紅了。

戚繼光見狀不得不帶著自己的人馬繼續向南退至山西夏縣、安邑一帶,並利用當地的地形跟周於德周旋。

不過雖然勉強在黃河以北站穩了腳跟,但劉稟先大敗還是讓一些人冷靜了下來。

朝野也出現了悲觀絕望的聲音,很多人都認為魏廷就跟晉朝、宋朝一樣,很可能跟明軍最終劃江而治

《寒門帝師》 第959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