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9章 重陽節——一逛京城 (第1/2頁)

七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允熥回宮換了身衣服,就又溜出了文華殿,溜到了東華門。他帶著王喜,留王進在宮裡看家,在東華門和每天專門保護他的侍衛匯合後就出了宮。

可能有人覺得允熥要去兵部上班了。那你可就猜錯了。允熥今天出來就是來逛逛京城的。

允熥早就想知道這個時代的普通人是如何生活的,大街上是什麼樣的,是不是和後世的電視劇一樣。但是以前的允熥都沒有機會出皇宮;近些天可以出宮了但工作又太忙,實在是沒有時間。今天老朱給幫忙請了天假(誰敢不給假),終於有時間出來逛街啦!

為了防止被人們躲著走,允熥除了王喜以外,只帶了兩名侍衛,大家也都換成了便衣,這樣就和京城多如狗的普通世襲武官家的公子差不多了。

其實重陽節登高是傳統習俗,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在重陽節這一天登高爬山。但是今天一是隻有一個下午的時間,即使去登高爬山也不盡興;二則今天登高的人也多,指不定就碰到哪個認識的人。允熥怕麻煩,所以就只是逛京城。

一行人從長安街走到石成門。明代京城有明確的佈局,雖然不像唐代的長安城那樣裡坊分明,但也有明確的分佈規則,西北邊兒和北邊是軍事區,駐紮著京城附近的48衛,各種與軍事相關的倉庫啊之類的地方,普通武官也大多住在北城;中部和西南部是商業區,城中間兒的成賢街、北門橋和城西南的秦淮河,都是著名的商業街區;城南則是商業和手工業混合的地區,既有國家從全國各地召集來的各種工匠所形成的區坊,也有像大中橋、鎮淮橋、聚寶門、石城們這樣的商業區;城的東北面兒當然就是皇城和宮城,是允熥日常居住的地方,還有政府主要部門兒辦公的地方;皇城以南就是長安街和洪武街,如各位王爺和公侯伯等達官顯貴多住在這兩條街上;城東南是普通文官兒的住址。之前允熥都是出宮城的東華門去午門東側的兵部,或者去西北神策門外的軍隊校場,還從沒有來過這繁華的大街小巷。允熥一邊走著,有沒見過的就問,旁邊的侍衛就一一告訴。

兩邊的房屋與古裝劇裡面的樣式差不多,大多數為磚石修成,侍衛說這是在城裡,鄉下多是用木頭做房子。兩邊賣東西的小商販不少,富麗堂皇的店鋪也多,街道上的行人摩肩接踵,只不過沒有電視劇裡常見的仗勢欺人的情況。一些官家子弟雖然面對小商販態度輕視,但也都按價給錢,讓有‘千古文人俠客夢’,想行俠仗義的允熥暗暗失望。

另一個意料之中又失望至極的情況是大街上基本沒有年輕女子,即使有少數,也是頭戴面紗,與父親、兄弟或丈夫在一起行走,所有沒帶面紗的女人,基本都是四十以上看起來和現在五十多差不多的老年人(古代活過五十就是高壽)。

四人走了半日,從聚寶們走到三山門,又走到成賢街的最西邊兒,到了一家麵館前,一直護衛著他的一名侍衛,叫做陳興的說道:“殿下走了半天也累了吧,不如在這裡歇歇腳。臣父親是Sd人,隨大軍輾轉落在了京城,但家裡吃麵為主。這家店主人從北方過來,自稱祖上給元丞相脫脫做過面的,也不知真假,不過他家的面確實好吃,殿下嚐嚐?”

允熥上輩子可是北方人,每天早晚吃麵食,怎麼會吃不慣。本來不累的,但是聽陳興這麼一說就想嚐嚐面,抬頭看了看店鋪的招牌:Sd麵館,也就走進店裡。

四人坐下,王喜眼尖,指著從後廚到前臺進進出出的人說:“那不是有一個沒帶面紗的年輕女人?”王喜家窮,五歲就進宮了,所以對於外面的事也不瞭解。

另一名侍衛林峰笑到:“那是這家店的女主人;並且這店鋪就和大街上不一樣了,不論是後廚還是前臺,戴著面紗都不方便,並且女主人招攬客人總比男主人容易,京城天子腳下,也沒有人有膽子在光天化日之下調戲良家婦女。”

這家的男主人看他們落座了,迎上來,衝著允熥說道:“這位公子,是吃麵還是喝粥?要什麼菜?”又衝陳興說道:“陳公子有日子沒來小店吃飯了,今天怎麼有空帶朋友來?”這人到也眼尖,一下子看出允熥在這裡面地位最高,先給允熥說話,再和陳興打招呼。

陳興笑道:”這些日子工作忙,不得空,今天重陽節,才有閒工夫。”又對允熥,“允公子,他們這兒的Sd打滷麵是招牌面式,來一碗?”見允熥點頭,又轉過頭說“王,嗯,王兄弟和楊兄弟要什麼?”王喜說道:“也來一碗Sd打滷麵。”楊峰也要了一碗。陳興對店老闆說道:“那就四碗Sd打滷麵,再加四碟小菜,一份豬頭肉,務必要好好做,拿出最好的手藝來。對你有

《踢開永樂》 第19章 重陽節——一逛京城(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